中评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 郭至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3日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现场观礼,并在活动结束后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他对此感到激动、震撼且充满信心。
王俊生说,首先是非常激动。抗战胜利80年来之不易,特别是当全场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都不自觉地想起当年抗日时期那个血与火的屈辱年代,又联想到今天中国的蓬勃发展,感觉到心情难以平静。第二,感到很震撼。阅兵式展示了很多大国重器,很多武器高科技含量满满,反映出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蓬勃的发展。而且展示的武器非常全面,陆海空以及网络皆有,且基本上都是国产,这背后也反映出了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第三,是充满信心。大家对祖国的强大和热爱溢于言表,在今天这个不太平的世界,大家都觉得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何其有幸,爱国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另外我们看到这场纪念活动有26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大家来到北京,一团和气,像朋友、邻居甚至亲人一样互动,这背后也反映出中国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各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主张公平正义和遵循国际公理的国家,都表示了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和平,呼吁各国摒弃对抗,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对此,王俊生表示,这反映出两个层面,第一,世界并不太平。第二,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看到,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当年的抗战不仅为中国自身而战,也为拯救这个世界的文明而战,为世界的和平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了“和平与战争”“对话与对抗”“共赢与零和”的三种抉择,对此,王俊生认为,“和平与战争”实际上讲的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要怎么维护和平、实现和平,为此中国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对话与对抗”实际上讲的是价值观,即全人类共同价值对比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所以中国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共赢与零和”则是讲的国家之间要实现合作共赢,而不是本国优先或自私自利,为此,中国也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综合下来,习总书记这样讲的意涵主要还是强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安全共筑、经济共赢和文明共生。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打破44年惯例,赴中国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并在北京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两个半小时,引发国际舆论关注。对此,王俊生分析,这显示金正恩高度重视中朝关系。王俊生表示,从朝鲜的角度看,在金正日时代基本上没有参加过多边的首脑活动。金正恩从2011年年底就任朝鲜最高领导人之后,这也是他首次参加多边活动,如果这个纪念活动不是在中国举行,金正恩大概率不会去参加,这首先显示了他高度重视中朝关系。其次,金正恩此举显示出他对中朝共同并肩作战,特别是在抗日期间建立深厚友谊的历史的尊重。我们知道,1910年到1945年,朝鲜半岛是日本的殖民地,那时无数朝鲜半岛的仁人志士都在国外进行独立运动,也即复国运动,但是核心是在中国,得到了中国军民的大力支持,中朝两国建立了深厚友谊,这里面也包括金正恩的爷爷金日成。金正恩能够出席这个纪念活动,是尊重历史、弘扬历史。再者,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金正恩上台之后朝鲜展示的一些新气象,这次来中国还特别携带他的女儿,这里面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意涵就是回应外界的各种猜测,在于凸显塑造朝鲜是一个正常的国家。
对于金正恩与普京在北京的密切互动,王俊生表示,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朝鲜与俄罗斯是中国周边地区两个重要邻国,也都是友好邻国,我们乐意看到两个国家保持比较友好和紧密的合作关系。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朝俄迅速走近,在俄乌冲突上,朝鲜给予俄罗斯巨大支持,也牺牲了不少军人,俄罗斯也多次表达对朝鲜的坚定支持。去年6月份,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朝鲜进行成功访问,俄朝之间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主要还是由于双方的共同利益使然,最主要还是由于两国均面临美西方国家施加的强大压力,比如安全压力与经济制裁。总之,俄朝之间的合作是他们两个国家的事情,中国予以尊重,并希望两国合作能有利于推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