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期刊

首页 > 2019年第1期(总第127期) > 详情

“一带一路”倡议下次区域合作机制化限度研究

作者:刘晓伟 来源:《南亚研究》2019年第1期 时间:2019-10-25

作  者:刘晓伟

作者机构:[1]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 版 物:《南亚研究》

年 卷 期:2019年 第1期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次区域合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针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还相对缺乏。传统研究认为,机制化程度决定着全球合作和区域合作的水平,较高的机制化程度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供给,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然而次区域合作存在着“软机制性”、政府间主义以及坚持不干涉成员国事务等不同的原则和特点。因此,全球合作和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放在次区域层次并不完全适用。通过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次区域合作的研究发现,机制初创成本高昂、共同意愿缺乏、关键性大国缺失、成员国数量少导致小国不敢“搭便车”等因素决定了该次区域合作一定时期内机制化的合理限度,同时机制化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有利于提升次区域合作水平和增加公共产品的提供,所以机制化不应成为所有次区域合作追求的目标。

页  码:101-116页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