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期刊

首页 > 2010年第4期(总第172期) > 详情

编者的话

作者: 来源:当代亚太 时间:2010-09-07
  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区域合作将会呈现出何种特点?向什么方向发展?在新的外部环境下,东亚经济结构面临的转型压力发生了哪些变化?转型的前景如何?亚洲各国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存在什么样的差异?面对亚洲区域合作的态势,中国又应如何应对?

  本期刊登的一组四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回答。赵江林的论文认为,外部环境正在从过去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支持条件转化为约束条件,这成为当前东亚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动因,但东亚经济结构转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张红力、刘德伟的论文从国别结构和产品结构等微观角度对东亚—北美经济失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东亚—北美经济再平衡的调整方向。沈铭辉的论文分析了亚洲一些主要国际行为体的FTA战略,及由此造成的亚洲一体化的困境,并探讨了亚洲一体化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王玉主的论文分析了亚洲区域合作不同路径的形成及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推动区域合作的战略提出了建议。

  另四篇论文,围绕的是中国外交这个主题。白云真的论文从体系、国家、社会与个体四个层次,对中国外交研究领域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夏立平的论文分析了中国核战略的演进与构成。喻常森的论文从澳大利亚学术界的认知、澳大利亚公众及媒体的看法以及澳大利亚政府的反应等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澳大利亚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反应。邵建平、李晨阳的论文试图通过分析东盟国家解决海域争端的方式,为南海主权争端问题的解决获得一定的启示。这四篇论文角度不一,但他们背后共同的关切,是通过对中国自身以及外部世界的分析,更好地理解中国外交及其面临的外部环境。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