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期刊

首页 > 观点与短评 > 详情

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

作者:张蕴岭 来源:当代亚太 时间:2012-11-12
  和谐世界释义

  中国已明确提出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那么,什么是和谐世界?“和谐”的含义是什么?是目标还是手段?对此,国内外有很多的讨论。

  依我的理解,“和谐”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作为这种行为方式的结果,可以形成一种秩序。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说,它是各国共处的一种方式,即以协商、合作而不是武断、对抗的方式来处理相互间关系和具有相关利益的事务,从而形成一种以协调、合作为主的国际关系秩序,而这种秩序的结果就是和平。

  构建和谐世界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寻求、创建相关者的“共享利益”。如果没有这样的利益基础,协商、合作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是一种构建、一种动态追求,也可以说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世界中,不和谐是客观存在,和谐是对不和谐的一种纠正,是减少和避免不和谐的一种努力。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体现了中国的思想理念、行为方式和政策取向。

  从古至今,中国就有着追求和谐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比如,古代关于“和为贵”的思想影响至深,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在当代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再比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就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改革开放取得〖JP+1〗成功之后,中国宣称“强大了也不称霸”,“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和谐已经成为指导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一种行为方式,我们可以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政策中找到例证。比如,在处理领土、领海争端中,中国倡导和推动“搁置争议,联合开发”;在冷战结束后提倡和推动不同于传统结盟关系的“新安全观”;在发展与邻国的关系中倡导和推动“以邻为伴,与邻为善”以及“睦邻、安邻、富邻”的新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倡导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等等。显然,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一个指导原则是追求“和与合”。在中国文化里,“和”有“和气”、“和好”、“和睦”、“和平”等多层含义,而“合”也有“合一”、“合意”、“合作”多层含义。“和合主义”是中国新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

  追求和谐成为中国构建长期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一个政策工具。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还很长,因此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发展环境。和平的对立面是战争、冲突和动乱。维持和平,就是要提高防止和处理威胁和平因素的能力。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和平至少包含两种直接的含义:一是不发生针对中国的战争、冲突和动乱;二是不在与中国利益攸关的地区发生战争、冲突和动乱。因此,中国创建一个自己所需要的长期和平发展环境,和谐世界是最理想的结构。

  当然,构建和谐世界并非只求一团和气、无原则的“和稀泥”,甚至为追求和谐牺牲本身应得的利益。构建和谐世界要能保证中国的最大利益诉求。因此,追求本国利益不应与构建和谐相冲突。事实上,只有中国自身得到发展,力量和影响得到极大提高,才能使自己的理念、原则、政策得到落实。因此,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不应该因构建和谐而受到压抑。

  中国的实践

  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并不是要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处在现行的秩序之中,是依托而不是推翻现行秩序实现发展和复兴的。因此,维持现行秩序主要构架的稳定符合中国的利益。但同时,中国对现行的秩序并不太满意。其原因,一是因为以往中国并没有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参与它的构建,二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后起上升者,要求对现行秩序进行适时调整和改变。

  显然,中国并不想、也不可能推翻现有的秩序,而只能对它进行改良、改造。中国对现行国际秩序进行改良、改造的方式,一是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主张,靠分量和影响的增加使其进行改变和调整;二是联合其他利益相关者,发展不与现行制度相对抗的新机制。中国从提倡建立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新秩序,到转而推动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国际政治秩序,这个变化更能体现其“和合主义”理念和政策。

  中国为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这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推动联合国成为解决国际事务的主要机构。二战以后,国际事务先是由两个超级大国主导,形成两个分裂的世界,从而导致两大集团的对抗。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试图创建“美国治下的和平”,主导世界事务。从美国的做法来看,无论是进一步加强军事上的联盟,加大武力干预,提倡先发制人,还是在世界推行民主、搞颜色革命,都有这样一个清晰的轨迹。这是不符合中国利益的。因而,中国几乎在所有这些领域都持异议。当然,中国的做法不是自己去直接对抗,或拉别人结盟反对,而是力图把解决问题的轨道拉回联合国机制上来,如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张。当然,联合国的力量是有限的。联合国是一个软机制,在多数情况下,决议效果有限,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它起到了阻止事端向更坏方向发展的作用,至少是对美国单边主导、干预主义的一个重要牵制。

  其二,推动国家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冷战结束以后,中国在如何处理对外关系上面临新的挑战。中国所采取的对策是首先推动大国之间各种定位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伙伴关系不同于传统的结盟关系,它是一种建立在寻求合作利益基础上的动态共处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比较灵活,因此叫法也比较多。应该说,这是中国处理当代复杂国际关系的一个创造,有助于冷战后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向非对抗方向的转型。像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印关系、中日关系等,都在这种伙伴关系框架下得到比较稳定的发展。

  其三,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用谈判而不是用动武的办法解决分歧。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冲突。面对复杂的形势,中国用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尽力推动协商谈判,降低发生更大冲突的风险。比如,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反对美国动武,推动六方会谈,并取得了进展,使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认可了会谈的方式;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尽力防止美国动武,坚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中国也是积极斡旋,推动谈判和联合国介入。在这几个案例中,中国的作用是具有影响力的。当然,中国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在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等问题上,尽管中国反对动武,但还是发生了武力干涉,造成了恶果。

  在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中,中国的对外关系理念、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变得更愿意斡旋,更愿意听取意见,更愿意参与承担责任。

  面临的挑战

  在一个很不和谐的世界构建和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单靠中国自己的力量不行。正因为如此,胡锦涛总书记才在十七大报告里提出“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

  构建和谐世界,必须取得世界各国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即大家愿意与中国一道,共同做出努力。应该说,在这方面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如何取得其他国家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反现实和反传统(当今占支配地位)的理念。这一方面是由于现实与理念存在巨大的差距,可能会使人们对理念本身缺乏信心;另一方面,人们也需要时间对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意图进行理解,许多国家可能会采取“听其言,观其行”的观望态度。没有其他国家的大力支持,则“孤掌难鸣”,构建和谐世界就很艰难。

  中国是一个上升的大国,在上升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对现有大国利益、现有国际秩序的冲击,由新的竞争所造成的新矛盾,由发展所引起的新问题(如资源、环境、气候),还有棘手的台湾问题,未解决的领土、领海、岛屿、专属经济区争端等等。中国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对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会产生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世界需要中国做出榜样。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可能会失去公信力,进而引发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责难。

  同时,中国国内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世界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的现代化是复杂、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充满矛盾,也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如果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进展缓慢,那么中国领导构建和谐世界也就得不到响应。形象和榜样是一种软实力,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软实力的因素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本身的发展能否提供一种新的榜样和共识,中国的价值文化能否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是构建和谐世界能否取得进展的一个重要保证。

  和谐世界的构建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种创新性的努力,是推动世界向一种新关系和新秩序发展的长期进程。这个进程将是艰难、复杂又曲折的。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