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科建设

首页 > 主要活动 > 详情

《2010: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对策》报告简介

作者: 来源:环球网 时间:2010-12-30
  编者按:12月21日上午,《2010年: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对策》报告发布会在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举行,亚太所安全外交室主任张洁主持会议,亚太所所长李向阳、副所长韩峰、李文以及来自北大、清华等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在会议上,该科研项目参与者介绍了他们潜心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他们对2010年中国周边安全局势的观点和看法。与会专家还就周边局势以及中国的应对之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于中国周边来说,2010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是与会学者共同的认识和判断,但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局面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如何应对,学者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陆续推出相关报告,请广大网友关注。

  环球网12月21日消息 《2010: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对策》年度评估报告由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组织、安全外交室主要负责撰写完成。该报告包括1份总报告和10份分报告。总报告是在10份分报告基础上对过去一年来周边形势的总结和概括性判断。

  报告主要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周边中,西边从西北到西南相对稳定,比较而言,东线,从东北到东南问题突出。2010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压力明显增大。

  2010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新变化包括:

  一、最大的变化是美国重返亚洲,试图在中国周边构造“雁型安全模式”。美国重返亚洲加大了周边国家对我国的离心力,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有所减弱,使我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向不利方向变化。

  二、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软肋是东北亚,朝鲜半岛形势是风向标。2010年是近1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最危急的一年,美国深入介入,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雏形初现,日本防卫政策转向,这些都给中国带来了安全威胁与外交压力。

  三、海上争端成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海洋战略将成为国际社会判断中国是否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标。中国的深海战略已经触及美国的亚太乃至全球利益,周边国家借美国重返亚太之势在海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潜力大大增强,使中国的海洋经济安全进一步受损,中国深海战略面临的压力将常态化。

  四、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影响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间关系好坏的重要因素,2010年中国周边非传统安全形势凸显为水的问题,诸如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围绕湄公河,与印度围绕雅鲁藏布江水资源的争论与纠纷,这对中国公共外交构成重大考验,风险与机遇并存。

  2011年中国的周边安全态势的基本判断是

  “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遭遇挑战,中国不可能再像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那样具有稳步拓展的机遇期。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关系的互动进程,可能正在告别过去十年的稳定态势,摩擦会有所增大。

  美国介入亚洲将是一个长期进程。一个地理空间,两个大国,加之新老问题,意味着中美关系的调控空间缩短、缩小,战略性摩擦可能会进一步增多,例如,在经济合作领域,《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将成为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代表的模式与美国为代表的模式之争的焦点,有可能导致中国投入颇多的“10+3”面临严峻挑战。

  印度2011年的动向也是值得特别关注。印美、印日、印越联动加强,活动频繁,其动向是否会给我国安全环境增加变数,有待观察。

  报告在结尾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说,中国周边外交尤其是东北、东南方向的压力增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重返亚洲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数?中国是日本、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也在2010年正式建成,就经贸关系来说,这些国家与地区和中国基础深厚,但为什么美国重返,这些关系就立刻显现出脆弱性,这个问题是学者和外交决策部门应该反思的。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