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成果

首页 > 学术论文

韩国的APEC政策

作者:赵江林 来源:《亚太经合组织与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时间:1997-05-19
  


  近年来,韩国积极倡导经济“国际化”运动,为实现其全球性战略,韩国正在积极利用APEC的作用和机制,从而形成了韩国的APEC政策。

  

  一、韩国的APEC立场与目标

  (一)韩国的APEC立场

  作为APEC创始国之一,韩国加入APEC主要考虑经济和安全两方面原因。

  1、韩国希望通过APEC进一步扩大其经济利益,并有利于其经济结构的调整。

  首先,APEC经济一体化对韩国具有极大的利益。韩国是一个对外依赖程度很高的国家,特别是近年来与亚太地区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1993年,APEC占据其贸易的68.7%、流入外资的81%、流出资金的77%。来自APEC成员的外国观光者达83%,其居民的68%去往APEC各成员国家或地区。更重要的是它与太平洋两岸保持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向东盟各国出口比例由1985年的0.5%扩大到1993年的11.4%。同期向中国出口的比例从0.1%急增到6.2%。同时它与太平洋东岸的贸易占据其全部贸易的25%。随着韩国贸易市场和投资不断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与亚太地区的贸易关系由弱变强,使韩国贸易政策导向越来越倾向于亚太地区。

  其次,APEC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将给韩国产业重组带来较大的机遇,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因为韩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较多地依赖于亚太地区利益格局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韩国与APEC其他成员的比较利益格局,在近十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促进了韩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据有关资料表明(参见注1),1981年~1990年,虽然韩国的服装、鞋类、织品在八十年代仍具有比较优势,但它们的竞争力却逐年下降,其它如铁锭、铁板、电视接收器、录音机、磁带录像机和家用电器设备等产业也如此。相反,过去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有机化工产品、办公设备和半导体的比较优势却有较大提高,小汽车和电信设备则又是比较优势上升最明显的两个行业。随着韩国与其它APEC成员的比较优势结构变化,韩国经济与亚太地区建立了一种较强的互补型关系。

  (2)韩国成为环太平洋地区的贸易中心之一。随着韩国进出口结构多元化发展,它与亚太地区贸易联系更加密切,提高了其在亚太地区的贸易地位。从进口构成来看,日、美仍是韩国两大进口来源地,但来自NIEs(指“亚洲四小”)和东盟国家的进口份额也在明显上升。一是韩国的电器、工业电子设备及零件主要是从NIEs进口;二是有色金属和其他原材料主要从东盟和澳大利亚进口;三是从中国进口的份额上升幅度也较大。从韩国出口来看,韩国向日、美出口份额有所下降,但是韩国向NIEs和东盟出口的份额却有较大上升。

  (3)由市场推动的资本国际间流动,加快了韩国与APEC其他成员企业间一体化进程,较大地改变了韩国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关系。一是资本的国际间流动规模扩大,使韩国能够更有效地利用APEC成员间劳动分工优势,从中受益。例如,TOYOTA在日本生产复杂元件,零件或次要装配线则在韩国等一些国家生产,最终组装在东盟国家完成,使得韩国成为国际市场重要的商品出口基地之一。二是韩国外资来源结构也有所变化。过去韩国外资主要来自美、日,并且资本主要用于生产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现在韩国外资更多来自NIEs。这种变化表明,面对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韩国产业正在积极向资本密集型方向转变。三是政府鼓励国外直接投资,如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刺激互补性产业的发展等。

  目前,韩国仍需要进一步扩大并巩固与整个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基础。例如,韩国对所需的产品,如重要金属制品、印刷品、纸张、食品饮料及等,进口依赖度较高,1990年出口收入指数在23-37%之间(除食品和饮料在1990年为负之外,1985年为3%);而纺织、皮革、金属制品、机械部门和其他金属部门等,对进口依赖程度较低,它们的出口收入指数为80-90%;从总体来看,韩国对亚太地区的进口依赖这些年几乎没有变化,1985年为74.2%,1990年为74.3%,这表明韩国与邻国的产业合作,还有较多的领域和较大的空间,有待于拓展。

  过去,韩国实行外向发展战略,使产业结构,乃至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经济振兴。加入APEC之后,作为APEC内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介,韩国通过与APEC各成员建立更有利的产业联系,将获得更多的贸易发展机会和果实。

  2、韩国希望借助APEC,解决其地区安全问题,以利于其实现国家的统一。对于存在国家分裂的韩国来说,它迫切希望APEC成为一个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机构。首先利用APEC机构的论坛性质,以全球化的强大趋势和地区经济动力为依托,在其松散的框架内增加一个外交部长会议,对共同关心的经济和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可以促进许多国际合作中的焦点问题得以解决,这对于朝鲜半岛的统一是有利的。其次,如果APEC成为一个多边性质论坛,众多关于经济和安全的问题都可得到协调。通过APEC实现市场一体化,不仅给韩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也可以为北朝鲜开放经济和社会,提供一个窗口,这也有助于韩国的安全。

  从以上情况来看,韩国加入APEC的立场是很鲜明的。它以“不排除于国际事务以外”为原则,促进APEC发展。但另一方面,从其现实经济利益出发,韩国又希望自己的自由化进程安排得慢一些;从政治利益出发,希望APEC有助于解决南北统一问题。

  (二)韩国的APEC目标

  1、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

  由于韩国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日益密切,韩国只有从全球观点出发,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国际竞争环境,才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一席之地,因此,韩国制定了“国际化”战略,并与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2、提高产业竞争力

  随着韩国与亚太地区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的产业联系的加强,韩国也将展开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为此就必须迅速提高韩国产业竞争力。

  3、扩大与本地区的合作

  拓展与本地区的经济合作,是韩国又一重要目标。特别是由于东盟国家和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国家,通过与他们进行贸易和投资,将为韩国提供经济发展的机会,实现其发展潜能并从不断拓展的合作领域中获得利益。

  

  二、韩国的APEC政策

  (一)韩国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原则

  韩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参与APEC过程中,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地区主义集团也在快速地发展着,使世界贸易进入地区性对抗之中。贸易集团的存在可能导致贸易的非公平性竞争,包括对非成员国采取歧视性关税等,这对不属于任何贸易集团的韩国(韩国于1996年刚加入OECD)来说,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欧共体已明确地表示,若来自亚洲电器供应商的竞争过分激烈,欧共体将采取反倾销政策。再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使得一些贸易和投资的机会可能从亚洲转向墨西哥,这样,亚太地区国家也不得不面临又一贸易壁垒区。由于地区性协议通常比多边协议包含的自由化内容更广泛、更深刻,对于一些尚未提及到多边贸易日程表上的新问题也包括在内,这样,地区主义势必阻碍韩国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在EU和NAFTA等地区主义的活动日益加强的情况下,积极推动以“开放的地区主义”为立场的APEC,将有利于维护和巩固以贸易立国的韩国出口国的地位。

  2、坚持APEC多边发展原则。虽然APEC向机构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有所增强,但是韩国仍很警惕在APEC框架内采取双边协商方式。近年来,在与美国、日本、EU等贸易强国进行贸易谈判过程中,韩国虽然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取得对韩国有利的结果往往是很难的。所以韩国希望能够建立起多边协商的、独立的调解争端的机构。

  3、坚持灵活性原则。在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过程中,进行包括农业在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付出较高的成本,但是如果以此为借口,不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又必然遭到国际上对其“搭便车”的指责。例如,在国际和美国的压力下,韩国于80年代开始实施进口自由化战略。平均关税率从1983年的23.7%下降到1993年的8.9%。但是非关税壁垒现象仍很严重。特别是一些国内比较薄弱的产业更是如此,如对农业保护等。因此,韩国主张根据各国情况,灵活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如在1995年大阪会议上,在决定部门对外开放的领域时,韩国极力支持日本将农业等部门排除在外的建议。

  4、坚持与世界贸易组织体制(WTO)一致性原则。近年来,韩国与东盟各国及中国间相互依存度不断上升,而这些国家或地区都是采取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为保持地区内的经济增长活力,利用APEC的作用和机制可以维系各国自由贸易体制,不仅有利于实现地区内贸易自由化,而且也有利于推进世界自由贸易体制,使韩国从中获得更大利益。

  5、坚持单边、自主性原则。在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过程中,韩国希望由自己来安排这一进程。韩国于1996年加入OECD成为第26个成员之后,必须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当的国际责任,这在韩国看来,在某些领域是很难做到的。例如,OECD认为投资自由化应包括合并和吸收在内,而韩国实际对外资的投入比例仍限制在10%以下,而且合并和吸收韩国企业仍是不可能的。对外汇管理和外国银行的限制等问题也未能解决。但是韩国如果在APEC框架内,实现投资自由化就有相当大的余地,这也促使韩国对APEC更感兴趣。

  (二)韩国的APEC战略

  从韩国与亚太合作的角度出发,为实现其经济国际化,韩国将推行以下战略:

  1、进一步加强自由化和多边化

  为促进本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韩国将在两方面起作用,一是加强对世界贸易规则的履行。例如,加强对WTO的履行,继续研究乌拉圭贸易谈判中出现的问题;二是支持APEC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多边化活动;三是积极支持APEC其他成员采取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的行动。

  2、积极进行产业重构

  韩国参与地区性合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使韩国企业能够有效地与国内外企业进行合作,韩国将采取如下措施:

  (1)改善当地环境。一是吸引外资,帮助国内现有企业。为此政府将保持工资、地价等要素的稳定,通过劳动力和工资的稳定供给,改善经济环境;二是扩大社会间接资本投入,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2)引导外商:通过吸引外资,促进外资转让先进技术,使本地经济更富活力,以提高当地企业竞争能力。

  (3)支持专业化和重构:在促进产业国际化进程中,为将资源从低效率部门转移到高效率部门,政府将提出结构调整或当地专业化的蓝图,以得到地方的合作与主动参与。并注意将重构过程与当地经济国际化相并行。

  3、经济合作

  相互依赖和经济互补是加速韩国经济与APEC合作的两个主要因素,为此,韩国将积极支持APEC制定投资原则和加强本地区贸易与投资纽带的活动。韩国将主要与APEC成员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支持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合作。在这一方面,韩国可以为不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思想,也可以积极参与研究与开发活动,使一些成功的经验能够得到迅速传播。二是在各国家建立经济与技术创新的体制,并形成地区网络,这将有助于刺激技术合作,促使亚太地区成为世界最大和最富有活力的贸易地区,同时韩国也能够从与APEC成员进行合作中,获得经济繁荣的好处。

  

  三、韩国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主要措施

  目前韩国正在实行经济国际化运动,其目的是使本国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下获得较快发展,以从国际排名20位跃居到前列,为此,韩国需要进一步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在与APEC成员进行的经济与技术往来过程中,完成“经济国际化”战略。

  韩国需要进行与经济发展两方面的调整,一是对出口产品实行高级化,保持出口竞争力,扩大内需依存度等方面;二是对经济的制度结构。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要对资源的配置机制进行全面的调整,从过去依靠政府给予资金和提供优惠措施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向创建良好的竞争市场出发,由市场来配置资源。

  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1、逐步实现投资自由化。在这一过程中,韩国是分阶段、分行业进行的。

  (1)1995年1月1日,在空运、医院及客户信用地位等级评定服务等53个行业中,已全部实现投资自由化。

  (2)1996年1月1日,包括信托公司和建筑业在内的89个行业将实行投资自由化。

  (3)1997年1月1日,对铁路货运和一般的国际贸易将实行投资自由化。

  (4)1998~2000年,包括城内汽车客运在内的21个行业将实行投资自由化。经过以上阶段,韩国投资自由化比率将达到97•2%。

  2、减税。1995年1月1日,59种汽车已实行减税。预计今后5-15年内,971种税目将免税,2100种税目将实行关税统一。

  3、放松管制。

  (1)1995年4月,已建立独立的外资工业区和一次性服务及自动认可制度。

  (2)1997年1月,将允许外资通过兼并方式对大部分部门进行投资。

  (3)1993年3月~1995年9月,已对1373个项目放松管制,并开始对另外501项目放松管制。

  (4)1995年4月,已加快对易腐食品,如水果和蔬菜的检测程序。

  (5)1995年10月,已对207种食品实行货架寿命厂家决定制,并计划到1998年扩大到其他产品上去。

  (6)1995年10月,为使海关程序便利化,已向国民议会提交海关法修正案。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995年10月,为加速实现WTO下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已向国民议会提交9个法律修正案。

  5、完善政府采购。

  1995年1月,已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包括受法律保护的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及透明度等,准备履行WTO下政府采购的协议。

  从根本上来说,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实行主要是与国内的经济体制密不可分的。认识到这一点以后,韩国加快了国内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

  1、进行政府体制改革。

  政府对推动韩国经济的成长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主导型的经济体制在国内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的情况下,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世界银行在《东亚的奇迹》中也认为如此。但是,目前国际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在各国企业的经济实力较量中进行的,依靠政府保护已成为过去。为此,必须将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向企业主导的经济模式转换,这样才有利于韩国经济的发展。1994年12月,韩国总统金泳三发表了政府机构改革的方案,内容包括建立高效率的政府体制、建立政府监督机构、重视社会保障建设、尊重人的创造力,并认为在向国际化迈进过程中,官僚机构是妨碍民间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从1995年1月开始,进行了以减员、机构改组、合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机构改革,以建立能够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高效率的政府机构。

  2、转换经济发展政策。

  今后韩国将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以价格稳定为目标的经济发展道路。为此,韩国将采取如下做法:一是采取刺激投资的政策,以鼓励对外直接投资;二是将援助计划与产业和贸易政策的重新调整结合起来;三是取消为保护产业而设立的专项补贴或歧视性行为;四是为实现经营活动全球化,将消除各种限制或阻碍。

  3、建设良好的经济环境。

  过去实行的人为的保护性措施,如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各种投资限制等,现在已不可能再使用了,今后韩国将致力于提供低成本的生产要素、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减少限制性规则,提高包括经济体制、社会和文化在内的国民潜力。就国内调整措施而言,政府一方面将扩大社会间接资本投入、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技术开发;另一方面将保持国内经济运行的稳定,如保持利率、工资和地价的稳定,从而使资源和劳动力从非竞争性的部门向竞争性的部门转移,按市场原则加速产业重构,以保证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