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成果

首页 > 学术论文

印度能超越中国吗?

作者:刘小雪 来源:《世界知识》2004年第5期 时间:2004-10-01
 
  世界经济论坛2002年召开了一届印度峰会,议题就是印度经济能否并将如何在未来二十年中保持8%的增长率。在回答会议组织者的问卷调查时,近400名与会者中只有4%的人认为8%的年均增长是可能的。时间仅过去了一年,现在如果翻开报章,会发现舆论对印度经济的信心突然大增,有个别言论认为印度从此将走上高速增长的道路,并很快会超越中国。持这种观点的人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以管理学之父著称的Peter Drucker。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经济以接近10%的速度连续增长了二十年,可其间来自各方的质疑之声从未间断过,有怀疑中国的统计数字真实性的,也有危言警世的,认为中国经济在过热之后必定紧跟着是衰退。而印度经济只是在连续三年低增长之后[1]才终于有望在今年达到7%的增长,却得到了舆论如此的肯定,这一切恰好说明了要客观地评价一国经济表现实际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数字的准确性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基于非经济因素之上的偏见同样可能影响到判断的准确性。
  
  一、对印度经济的结构分析
  经济增长波动明显,农业是引起波动的主要原因。印度的经济改革比中国晚了十年。1991年苏联的解体和印度当年爆发的国际支付危机,促使印度人开始了全面的经济自由化改革,但改革进程因为各利益团体在议会民主制的框架下的斗争而进展缓慢。90年代印度经济一度增长很快,1994年至1996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超过7%。但此后经济增长一直徘徊在5%左右。2002年由于遭受了14年来未遇的严重旱灾,农业下滑,进一步减缓了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导致全年经济增长率只达到4.4%。印度农业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22.9%,这一比例比中国高了8个百分点。虽然农业占GDP的比例低于工业(26%)和服务业(50.2%),但吸纳了印度60%的就业人口,是决定私人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印度农产品的出口也占到出口总值的15%左右。因此农业的表现对印度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很大。2001年印度农业实现5.7%的增长,2002年农业出现下滑,下降幅度为3.2%,2003年印度农业又有所恢复,实现了4.5%的增长。大年小年交替而来一直是印度农业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其结果就是加剧了GDP增长的波动。
  制造业受瓶颈因素制约潜力尚未发挥出来,服务业因此成为经济增长最大亮点。印度九十年代工业平均增长率为6.1%,低于中国7个百分点。原因除了政策和基础设施瓶颈之外,还在于印度国内储蓄率比中国低,而且吸引的外资也比中国少。过去五年中,印度国内投资率基本维持在21%上下,而中国则一直保持在38%左右。另外,印度的高额财政赤字也挤占了一部分国内私人投资。因此,在过去的十年中,工业占GDP的份额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从1991年的25.38%下降到1998年的22.01%,只是到了2002年才略有恢复,上升到26.2%。而服务业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对资本和基础设施的要求并不高,而且相对于工业而言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善意地忽视”,加之信息技术的推动,因此成为了经济增长最大的亮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印度服务业平均增速达到7.9%,是三个产业中增长最快的,其中软件产业更是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长。印度的电影和音乐在全球市场上也越来越受到欢迎,不仅在南亚、西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十分流行,而且也开始渗透到西方世界。2003年商品贸易和旅游业都实现了创纪录增长。现在印度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已经超过50%。
  二、对印度经济开放程度的分析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这是因为国际贸易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配置效率,使之更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对于像中国、印度这样拥有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一定科技实力的发展中国家,还可以通过直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来促进国内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国际投资可以弥补发展中国家积累不足的问题。即使在微观层次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因国际竞争的推动不断努力改善生产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印度1991年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印度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在此之前印度一直实行封闭的、以进口替代为主的发展战略。十年过去了,印度经济的开放程度依然低于大部分东亚国家包括中国。2001年印度的对外贸易占GDP的24%,而中国是41%;印度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0.5%,而中国是4%。
  印度进口商品的加权关税率高达27%,属于世界第二高关税水平的国家。除了高关税外,印度还是世界上每年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正是由于对国内制造业的普遍保护,以及强调保护手工业者(或小型工业)的产业政策,使印度未能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建立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从而损失了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而处在政府保护以外的制造业部门,基础设施瓶颈的存在又严重降低了它们的出口竞争力。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已经表明,出口增长10%就可以拉动1%的GDP增长率。[2]2003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是34.6%而印度在15%左右。
  印度对外资开放的经济部门越来越多,但是每年进入的外资数量依然有限。存在的主要障碍一是低效的官僚体制,二是落后的基础设施。一家外国公司要想进驻印度分别需要中央政府的43道和地方政府的57道审批手续,平均时间是90天。印度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也越来越突出。2002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550多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而印度只有40多亿美元。印度目前最需要的是巨额资金投入以改善它的基础设施条件。根据中国的经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依赖内部资金投入来完成这项任务是不现实的。
  三、印度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对经济结构和对经济开放程度的分析都是为了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一个是内在的,而另一个是来自外部的力量。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就是要素不断从低生产率的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表现出来的就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就是整个经济从最初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转变,而来自外部的力量可以从资金、技术、市场等几个方面弥补内部增长机制动力不足的问题。从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的经验来看,日本、韩国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利用的就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市场,而中国以及东盟国家则增加了对外国资金的需求。
  然而,印度的内外增长机制中都存在着缺陷。这首先表现在它的经济结构转型进展缓慢。1991年到2001年印度农业产值占GDP的份额减少了5个百分点,而工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同期中国的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工业上升近5个百分点。印度虽然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也无法替代工业发展在经济中的作用。无论是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的考虑,还是为了达到出口多样化的目标,都需要尽快提高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份额和它的国际竞争力。再从印度经济的开放程度上看,印度更是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甚至是它所希望的水平。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劳工政策都是阻碍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开放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印度能否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中实现高速的经济增长,将取决于它能否快速地、深入地推进经济改革,包括废除不合理的劳动法规、对把持着经济基础部门的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这些都是印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以劳工法为例,印度虽然是世界上拥有廉价劳动力最多的国家,但也是世界上劳工法最严格的发展中国家,劳工法的规定使企业解雇工人几乎不可能,即使是在印度设立的经济特区里,劳工法的束缚也依然存在,外商对此怨声载道。印度70%以上的正规就业都发生在国有经济部门,工会的政治影响力又十分巨大,劳工法的修改成了议会中的禁忌。而劳工法的修改又与印度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一个私人业主愿意原封不动地接受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冗员,或者向前雇员提供他所不能承受的高额补偿。目前印度国有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比例虽不高,但由于控制着能源、电力、通讯以及交通等基础性行业,效率低下,构成了印度经济增长的瓶颈。
  有一种在西方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印度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有一个从民间共识到党派共识的过程。而中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行政命令上传下达的结果。因此,比较而言,印度的改革更具合理性、也更持久,虽然可能耗费的时间要更长一些。这种观点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中国的改革从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像计算机程序从一开始就有一整套严格的命令。不过,即使这种观点都正确,可印度还有耐心继续等下去吗?最近,印度私有化部长阿伦·绍里耶就警告说,如果印度不迅速实施改革,15年后,中国经济可能达到印度经济的6倍。与中国不断拉开的经济差距,一直以来都是印度最不甘心、也是最担心的事情。因此,印度的改革势在必行,经济持续增长也是大势所趋。至于它最终能否超越中国,则不取决于它,而要看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能否做好自己的功课。
  

  [1]2000年印度的GDP增长率为3.9%,2001年是5.5%,2002年是4.4%,不仅远低于中国的增长水平,而且也未达到印度自己设定的增长目标。
  [2]林毅夫和李永军(2002)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