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成果

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国东盟关系中的相互依赖与战略塑造

作者:王玉主 来源::国际问题论坛 时间:2008-07-20
  摘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东盟关系取得了巨大进步,双方合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而跃升到战略合作的层次。本文认为,中国对中国东盟双边合作关系经历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塑造的变化过程。而中国东盟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相互依赖关系是这种塑造的基础。随着未来双边关系的深入,塑造共同的区域认同将是符合双方利益的选择。
  关键词: 中国东盟关系 相互依赖 战略塑造
  作者简介:王玉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如果把1991年钱其琛外长应邀出席东盟第24届外长会议看作是中国东盟官方交往的开始,那么,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17个年头了。根据陆建人先生的分析,可以把1991年以来的中国东盟双边合作根据关系发展的层级分为建立全面对话框架阶段(1991—1996)、确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阶段(1997—2002)以及确立战略伙伴关系阶段(2003年至今)。[1]分析双边关系的发展水平有助于对双边关系变化的认识,东盟前任秘书长赛维里诺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分析也认为双边合作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过程。[2]事实上,自2001年双方开始落实自由贸易区计划以来,中国东盟双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关系都得到了深入发展。[3]从某种意义上说,2001年以后的中国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在学者层面都出现了一股“东盟热”。例如,2006年我国有9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张旭东的一项关于1997年到2006年全国各高校有关东盟研究的博士论文的不完全统计则显示,在总计33篇论文中,2001年以来的就有27篇。[4]此外,各种杂志发表的关于东盟问题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东盟热”现象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对中国东盟关系的日益关注。
  有关东盟的诸多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如何定义中国东盟关系以及如何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向深入发展。比如,从战略角度,发展中国东盟关系被赋予了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拓展中国的国际及地区影响力的重要意义。[5]而从经济发展角度,推动与东盟的合作又被看成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平台。[6]与此同时,从构筑“和谐世界”角度出发,中国东盟关系的稳定发展无疑是我国落实“和谐世界”理念的良好例证。[7]对于这些问题,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实际上从政策层面明确了我国处理与东盟关系的理念,即“加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8]当然这只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总结。
  结合中国当前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以及中国东盟关系的战略定位,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之间从经贸合作开始,逐步形成了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并且随着双边关系的深化和地区格局的演进被赋予了日益明确的战略内涵。因此,尽管本文并不赞同目前中国东盟关系顺利发展的基础是共同利益的说法,[9]但在相互依赖的战略合作这一定位下,积极开展有利于双方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利益的合作,努力构筑地区认同,使健康发展的中国东盟关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双方的长期发展战略,应该是中国东盟双方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中国东盟合作关系的发展: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塑造
  东盟成立于冷战时期,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东盟之间处于一种对立状态。但中国历来十分重视东盟的战略重要性,[10]只是由于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对抗隔绝了双方的接触。1991年,以钱其琛外长出席东盟外长会议为标志,中国东盟关系揭开了新的篇章。与前面提到的按照中国东盟关系的层次划分阶段的方法不同,本文从中国对中国东盟关系重要性的认知角度把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标着分为两个阶段:被动应对阶段和主动塑造阶段。
  1.被动应对阶段
  到1991年,中国已经与当时东南亚的10个国家分别恢复或建立了外交关系。与此同时,一方面随着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地区主义的再度兴起使得中国东盟双方接触的动力加大。对正在准备加入明显以美国为主导的APEC的中国来说,与东盟接触自然可以更多了解区域组织的运行模式,而且这些当时正在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经济体也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当然,打破“八九”之后西方的封锁也是背后的动力之一。
  之所以把这一阶段定义为一个应对阶段,强调的是这一时期中国在政策上的被动性。从表1的简单总结可以看出,直到1996年,中国只是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虽然评论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但问题在于我们在这一时期处理中国东盟关系时缺少一种基于自身总体战略的塑造。例如,1996年中国同菲律宾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合作,虽然凝聚着大智慧,并且是外交上的一个胜利,但就其在越南和菲律宾关系上产生的负面影响来说,[11]仍主要是为了在中国东盟双方缺乏信任的合作初期,甩开领土争端这一敏感包袱。与后来双方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不断出台的新安排相比,应对性更清楚一些。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中国东盟关系的一个转折点。金融危机的突然袭击使得东盟国家自1992年起试图通过加强区内合作应对区域化、提高吸引外资能力的努力化为泡影,“中国威胁论”也随即在东南亚蔓延。为了抑制危机的进一步传染,同时也为了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利影响,中国在自身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的条件下,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席第一次“10+1”领导人会议的江泽民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中国东盟关系做出了“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这一定位。可以说是中国开始按照自身的战略塑造中国东盟关系,但这个转变不是一下子完成的。事实上,200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应对“中国威胁论”的产物。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逐步从被动应对中认识到可以将自身的战略利益结合到与东盟的合作中,并渐渐进入到主动塑造阶段。
  2.主动塑造阶段
  与美国等国家的隔岸观火形成对照的是,金融危机中中国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抑制形式的恶化。这种负责任的行为改变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认知。此后,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提出和落实,2002年双方确立了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而这时,塑造稳定周边、服务中国经济崛起大局的战略已经形成。“富邻、睦邻、安邻”正是要通过建立和睦的周边环境而保持邻安,而其背后则是我国外交政策调整后周边外交在总体战略中地位的提升。为了消除东盟国家对南中国海潜在冲突的担心,中国先是与有关各方发表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进而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将双边关系上升到战略合作伙伴层次。这样,一方面通过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东盟被培养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出口市场和原料来源。另一方面又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措施把东盟塑造成为中国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此后,无论是2004年提出的“和平崛起”战略,还是2006年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其基础和目标都在和谐周边、和谐亚洲,而中国东盟关系在其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表1: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发展历程

  1991.5
  1991年5月,中国外长钱其琛致函东盟秘书长,表示希望与东盟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和安全等各领域建立对话关系,得到了东盟的积极回应
  1991.7
  钱其琛外长应邀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这是我国首次同东盟正式接触
  1994.7
  中国作为东盟磋商伙伴参加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首届东盟地区论坛会议,成为该论坛的创始成员之一。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在会上提出中国对亚太安全合作问题的五项原则
  1995.4
  中国与东盟高级官员(副外长级)首次磋商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1996.7
  第29届东盟常设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中国由东盟磋商伙伴国升格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1997.12
  中国参加首次东盟—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随后举行的在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发表了题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讲话
  2000.11
  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新加坡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会上积极评价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并首次提出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
  2001.11
  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2.11
  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及外长代表还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2003.10
  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中国政府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了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2004.11
  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老挝万象召开,会议通过了《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此外,中国与东盟10国的经济部长还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
  2005.7
  《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中国和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和泰国等东盟六国相互实施自由贸易区协定税率
  2005.12
  温家宝总理出席第九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题为“深化全面合作,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的讲话
  2006.10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双方发表了《致力于加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07. 7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在各国完成各自法律审批程序后正式生效
  2007.11
  温家宝出席第十一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题为“扩大合作、互利共赢”的讲话

  资料来源:根据东盟官方网站、中国外交部网站及有关报道整理。
 
二、相互依赖关系的构筑: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力量格局的变化使中国东盟得以摆脱冷战时期的对立,通过发展经贸关系构筑起了一种稳定的相互依赖关系。虽然前面的分析说明中国在对待中国东盟关系上存在着阶段性变化,但中国东盟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的日益相互依赖是连续的。而正是双边相互依赖关系的不断加深,才使得双边关系的阶段性跃升成为可能。而且这种关系定位的变化也推动了相互依赖关系的深入发展。从过去17年双边关系的发展历程看,双方无论在贸易、投资等经贸领域,还是在非传统安全等低端政治方面的相互依赖关系都有很大提升。
  1.贸易的快速增长提升了双边贸易依存度
  中国东盟自建立对话伙伴关系以来,双边贸易大幅增长。从双边货物贸易来看,2007年双边货物贸易超过了2000亿美元,提前3年实现了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到2010年双边贸易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如果从1991年算起,到2007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增长了23倍。双边自由贸易区计划下双边货物贸易协议的落实,对双边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因为经过几年的减税努力,双边货物贸易关税水平已大大降低,2007年中国从东盟进口产品的平均关税已经下降到5.8%。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双边贸易在我国进出口中所占份额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东盟继续是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进口来源和第四大出口市场。同一时期与中国的贸易在东盟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经历了相似的变化。
  双边贸易的发展不仅迅速重构了中国东盟各自的对外贸易伙伴结构,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双边的贸易依存度。一项研究显示,近年来中国东盟双方的贸易依存度不断加大,而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度在对各国家和地区的依存度中居第一位。[12]
   
表2:中国东盟双边贸易(1991-2008)                 单位:亿美元

年份
中国出口
中国进口
贸易总额
贸易差额
金额
占中国总出口(%)
金额
占中国总进口(%)
1991
44.6
6.2
39.4
6.2
84.0
5.2
1992
46.7
5.5
44.1
5.5
90.8
2.6
1993
53.4
5.8
63.0
6.1
116.4
-9.6
1994
71.6
5.9
71.7
6.2
143.3
-0.1
1995
104.7
7.0
99.0
7.5
203.7
5.7
1996
103.1
6.8
108.5
7.8
211.6
-5.4
1997
127.0
7.0
124.6
8.8
251.6
2.4
1998
110.3
6.0
120.7
9.0
231.0
-10.4
1999
121.7
6.2
148.7
9.0
270.4
-27.0
2000
173.4
7.0
221.8
10.0
395.2
-48.4
2001
183.9
6.9
232.3
9.5
416.2
-48.4
2002
235.7
7.2
312.0
10.6
547.7
-76.3
2003
309.3
7.1
473.3
11.5
782.5
-164.0
2004
429.0
7.2
11.2
1058.8
-200.8
2005
553.7
7.3
750.9
11.4
1303.7
-196.3
2006
713.1
7.4
895.3
11.3
1608.4
-182.2
2007
941.8
7.7
1083.7
11.3
2025.5
-141.9
2008
452.8
8.3
502.7
10.8
955.5
-49.9

  资料来源:原始数据采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及商务部网站。
  注:2008年为1-5月数据。
  此外,随着2007年7月双边服务贸易框架协议的落实,中国东盟贸易将会进一步发展。[13]
  2.投资逐步从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盟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也有很大的发展。东盟国家自1995年以来对我国的投资一直保持在每年30亿美元左右。2007年,东盟对华协议投资1922项,投资额121亿美元,实际完成44亿美元。截至2007年,东盟总计对华投资30963项,协议投资额1037亿美元,实际完成465.5亿美元,是我国前五位的直接投资来源。
  同时,虽然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非常有限,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落实和深化,特别是下一步《中国东盟投资协议》的签署和落实,中国对东盟投资的发展前景良好。实际上,最近几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已经开始起步,2007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5.6亿美元,截至2007年,中国对东盟累计投资已达23.2亿美元。目前,中国企业在泰国、柬埔寨、越南以及印尼等东盟国家设立了工业园区,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入驻,直接投资以及投资带动的贸易出口都将有较大规模的增加,并逐步形成一种直接投资双向均衡流动的格局。
  前面对双边贸易的分析也显示,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也逐步走向均衡。表2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在2004年达到200亿美元的高峰之后,近几年逐步回落。因此,从上述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来看,经贸领域的相互依赖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也逐步走向均衡。
  3.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深化拓展了中国东盟的相互依赖
  随着经贸合作的深入,中国东盟的双边合作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扩展。2002年,双方年签署了《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声明》,把合作重点确定为打击贩毒、偷运非法移民包括贩卖妇女儿童、海盗、恐怖主义、武器走私、洗钱、国际经济犯罪和网络犯罪等。[14]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在中国及一些东盟国家蔓延,当年4月在曼谷召开的“非典”特别峰会不仅推动了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发展,也因疾病流行的跨国性而突出了双边利益的捆绑性。[15]2004年,中国东盟双方又签署了《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制定了中长期合作规划,在反恐、非法移民、禁毒、执法、刑侦等领域开展了更加有效的合作。此外,日益频发的禽流感、农作物病虫的越境传播等也要求中国东盟共同应对。总之,频发的国际危机日益加深了中国东盟的相互依赖关系。中国东盟在这些问题面前甚至开始表现出越来越清楚的共同身份。[16]
   
三、中国对中国东盟关系的战略定位与塑造
  相互依赖关系的确立和不断加深,使得中国东盟双方更加关注对方的各种活动及对己方的影响,也更加注重通过合作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因而双方也就具有了维护合作稳定的动力。同时,区域合作中“关系性”(relationality)的约束力使得双方在合作中不得不根据对方的战略重点和利益诉求调整自身的目标,[17]这实际上说明双方基于相互依赖关系而选择在合作中做适当的利益妥协。中国东盟双方维护关系稳定的意愿以及合作中可以适当做出妥协的倾向成为双方按照各自战略利益塑造对方的前提,[18]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相互依赖看作是中国东盟关系深化的基础。
  1.中国东盟关系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9—2005年中国的年均GDP增速为9.6%,到2005年GDP就已跨过2万亿美元大关。近两年中国经济更是已年均超过10%的速度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威胁论”的出现说明,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崛起,在目前世界的单极力量格局下,已经引起了世界大国的不安。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目前正处于一种“崛起困境”。[19]因此,要维持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不仅需要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尤其是周边环境。这正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以及“和谐世界”理论的主要背景。而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思想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步骤。作为和谐周边的重要一环,中国东盟关系从中国谋求稳定发展环境这一角度得到了重视。
  与此同时,东盟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及其所拥有的潜在市场和资源优势也使其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首先,东盟扼据从波斯湾经过印度洋到太平洋的航道,对中国能源供给具有重要影响。虽然近几年中国已经着手不同方向上能源通道的建设,但马六甲海峡到目前为止仍是中国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中国实际上是马六甲海峡最主要的用户之一。其次,东盟是拥有多种矿藏和资源的宝库,其锡的储量和产量均占世界首位,天然橡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马尼拉麻、木棉、柚木和金鸡纳霜的产量及出口量均占世界 90%以上。此外,这个地区石油储量约21亿吨,天然气储量13000亿立方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能源和资源必然需要从东盟进口。因此,东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充沛的资源使其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同样具有重要位置。
  此外,日益增长的双边贸易在提升了双边贸易依存度的同时,也使东盟在中国出口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随着中国投资东盟企业的增加,双边贸易将进一步增长,而且东盟也将成为中国产业升级中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2.中国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塑造
  伴随着中国东盟相互依赖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国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塑造逐步从经济发展转向战略思考。当然这种转变是与双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为基础的。
  2001年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双边自由贸易区计划时,应对“中国威胁论”的考虑虽然很清楚,但中国对于未来发展中东盟作为原料供应地的考虑也很重要。因为通过构筑自由贸易区,可以使区内资源在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中国与东盟在自然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十分关键。随着自贸区计划的落实,双边贸易、尤其是东盟对华出口表现出比早期可行性研究快得多的增速。因此中国也一度考虑通过加强贸易、利用中国庞大的内部市场构筑一种不对称市场依赖,以增加在与东盟合作中的话语权,“早期收获计划”或多或少就包含着这样的考虑。
  但这种思路不久就被更高层次的政治考虑所覆盖,这与中国国家利益的多重性或许有些关系。[20]2004年,深陷崛起困境的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崛起”理论,在营造稳定国际环境这一战略下,“和平崛起”所阐述的就是中国的崛起将带来更多的机遇而不是挑战,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的目标则是通过“富邻、睦邻、安邻”的一系列举措把东盟塑造为认同“和平崛起”理论的榜样。而此前中国于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所提供的政治保证使这种塑造更容易被接受。这当然也与东盟国家对中国威胁的感知更多的是基于中国与这些国家在出口市场、引进外资方面竞争的考虑,因此更容易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利益共享等外交手段得以缓解。
  此后,中国对未来国际格局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以往理论的应对性不同,“和谐世界”理论本身就包含着塑造国际格局的要求,而其中首要的是构筑“和谐周边”、“和谐亚洲”。自然,中国东盟这一目前发展得十分顺利的双边关系又成为中国周边环境塑造的首选。2006年中国东盟对话关系15周年峰会的召开以及双方对于战略伙伴关系的再次强调显示,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努力已经在中国东盟关系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经验与未来趋势
  中国东盟关系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双方通过不断加强经贸合作构筑起了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但是,对中国来说,双边关系不断升级以及对中国东盟关系实现成功塑造与中国始终坚持平等互信、尊重东盟利益的成功经验也是分不开的。
  1.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几点经验
  首先,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前面我们分析了中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塑造,但这种塑造是相互的,中国在推动与东盟的合作中也十分注意东盟的利益诉求。对东盟来说,冷战结束以来它并没有改变通过自身合作与外部大国进行利益交换的基本做法,[21]只是在亚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后改变了过去单边依赖西方的做法,面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东盟开始结合亚太地区特殊的力量结构背景,积极推行等距离外交,寻求“大国平衡”。[22]在实践中,东盟利用自身多年推动区域合作的经验优势、以及东亚合作中中日关系面临的困境,通过一种“轮辐—轮轴”结构在东亚合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对此,中国始终给予着全面支持。[23]
  其次,中国在关系双方利益的一些核心问题上态度明确、甚至适当做出让步,不仅在战略上维持了双边关系的发展,也赢得了东盟国家的尊重。中国同有些东盟国家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存在的争端一直是中国东盟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东盟国家担心日益强大的中国会采取单边措施解决这些问题。[24]2003年,中国作为东盟区外国家第一个加入了《当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条约的形式明确了中国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决心,对于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政治保证。
  此外,双方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以及一些功能性合作项目(例如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顺利开展也是双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
  2.中国东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中国东盟关系到目前位置发展顺利,但也必须看到,威胁和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首先,虽然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明确了和平解决争端的决心,但这并不能阻止争端的出现。如何妥善处理可能由于海底能源开发以及渔业资源利用方面产生的争端对双方领导人的智慧将是一个考验。其次,中国东盟合作的制度化程度很低,而且受东盟内部成员差异的影响,在这一方面的进展会很慢。目前,东盟已经提出了通过三个共同体建设加快区域一体化的计划,但从《东盟宪章》提供的制度支持来看,东盟仍将维持浅度机制化的方向以凝聚各成员的合作。[25]从过去的合作经验看,东盟自身机制化发展的滞后将影响到中国东盟合作的机制化程度并将增加双边合作的不确定性。最后,合作中中国也需要应对东盟对中国的塑造。前面已经提到,从区域安全角度,东盟倾向于把中国塑造成以美国为霸主的亚太等级体系中的东亚大国。而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来说,东盟则倾向于把中国塑造成以其为中心的“轮辐—轮轴”结构中能够支持其核心地位的一根强轴,但同时又希望把印度这样的大国拉入这一体系中来平衡中国的影响。[26]因此,中国必须对这种塑造做出适当的回应。
  当然,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到双边的相互依赖关系。到目前为止,双边关系也没有受到这些问题的太大干扰。但为了保持双边关系的顺利发展,中国在未来合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深化双方的全方位合作关系,使相互依赖向更宽广的领域拓展。由于相互依赖关系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因此可以成为双边关系发展的稳定器。
  (2)应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及周边国际环境的变化适时更新对于中国东盟关系的战略定位,同时根据这种定位来完善对于双边关系的塑造。与此同时,对东盟的反塑造要积极应对。
  (3)逐步将双边关系纳入到亚太区域这一层面上来,将双方的相互塑造转变为一种朝向相同区域认同的共同塑造,从而使双边合作超越国别利益,构筑和谐东亚。
  总的来看,由于双方都已经认识到合作中的相互依赖关系,而且都希望双边关系能够稳定发展。因此,即使将来双边合作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争端,应该不会对双边关系构成太大威胁。而努力实现中国东盟之间对于区域认同的塑造,则对双方、尤其是对中国周边的稳定、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1] 陆建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15年回顾与展望”,《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 [菲]鲁道夫·赛维里诺,“中国—东盟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当代亚太》2008年第3期。
[3] 关于双边经济合作,请参考王玉主,“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十五年:特点与前景”,《亚太地区发展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64-73页。
[4] 张旭东,“试论中国大陆学者对东南亚(东盟)区域合作的研究——以博士论文和学术专著为视角”,《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2期。
[5] 崔海宁,“中国国家利益及其在中国—东盟关系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2期。
[6] 黄君宝,“我国产业结构创新升级和和平崛起的重要实践基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区经济》2007年2月。
[7] 何龙群,“论中国共产党的‘和谐世界’理念在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实践”,《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
[8] 温家宝,“扩大合作、互利共赢——在第十一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北京周报》第1期,2008年1月3日第2页。
[9] 有研究认为,中国东盟关系在过去一个时期的健康发展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而且共同利益也是双边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观点参见徐善宝,“中国—东盟关系四十年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 共同利益的视角”,《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3期。
[10] 冷战时期,毛泽东主席就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看作是中国在国际斗争中能否处于有利地位的一个关键因素。Mahapatra (1990), American Role in the Origin & Growth of ASEAN, ABC Publishing House, New Delhi, 1990, p. 20.
[11] Dosch, John (2006), “Vietnam’s ASEAN Membership Revisited: Golden Opportunity or Golden Cag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8, No.2, pp.234-58.
[12] 屈海群,“中国对东盟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实证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10月(中旬刊)总第518期。
[13] 石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框架”,《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第2期。
[14] Joint Declaration of ASEAN and China on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www.aseansec.org/13185.htm.
[15]唐杰、张贵洪,“从‘非典’峰会看形成中的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机制”,《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12期。
[16] 陈世瑞,“中国与东盟间的国际危机管理合作——基于博弈分析的角度”,《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1期。
[17] 秦亚青提出了关系性一词来突出合作中各方的相互约束,引自2008年6月18日秦亚青在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的学术报告“Relational Networks and Processual Dynamics: China in East Asian Regionalism”.
[18] 很显然,这种塑造是双向的。对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东亚国际环境的东盟国家来说,中美关系进而终日关系的不确定对其长期利益来说是个威胁。因此,将中国成以美国主导的亚太等级结构中接受美国霸主地位的东亚大国,则东盟国家可以继续“大国平衡”维护其利益。有关分析见Goh, Evelyn (2008), “Great Powers and Hierarchical Order in Southeast Asia: analyzing regional security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2, No.3 (Winter 2007/2008), pp.113-157.
[19] 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17页。
[20] 关于这个问题可参考王缉思,“关于构筑中国国际战略的几点看法”,《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
[21] 王玉主,“东盟区域合作的动力(1967~1992):基于利益交换的分析”,《当代亚太》2006年第7期。
[22] 曹云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济新秩序”,《亚太经济》2003年第2期。
[23] Zhang Yunling (2005), “Emerging New Asian Regionalism”, Asia-Pacific Review, Vol. 12, No.1, 2005.
[24] [菲]鲁道夫·赛维里诺,“中国—东盟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当代亚太》2008年第3期。
[25] 相关分析见王玉主,“《东盟宪章》与东盟经济共同体——东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与前景分析”,《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08)》(张蕴岭、孙士海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6月第45-55页。
[26] 赵洪,“中国视角中的印度与东盟关系”,《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