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成果

首页 > 学术论文

东亚现代化

作者:李 文 来源:《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点》,科学出版社 时间:2010-07-01
  本文所述的“东亚”范围侧重东盟10国加中、日、韩3国。文中所述的“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现代化过程伴随着很多不同方面的变化。首先,工业化,由传统的小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其次,产业化,通常也叫做市场化,由传统经济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再次,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的分布状态发生了变化,按布莱克等人的观点,70%以上的人口应该随着工业化的过程都进入到城市,成为市民;此外,还有政治上的民主化。因此,现代社会应具有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三大特征。综合这些方面来衡量,在东亚,日本的表现最为出色,韩国、新加坡也逐渐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香港、台湾也是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还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也算是进入到了正常的发展或者增长的轨道。发展相对差一些的国家主要有蒙古、缅甸、柬埔寨、老挝等。

  下面从进程、动因、模式、意义等四个方面探讨东亚现代化问题。

  一 进 程

  按照罗荣渠教授的观点,东亚的现代化属于外源型现代化,不是内生的。在早期东亚现代化中,日本是成功的典范。日本的早期现代化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开始,大体上用了半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就成为非西方欠发达国家之外第一个比较出色地完成现代化的国家。早期现代化的一个失败例子就是中国,“洋务运动”以及后来的“新政”都是一些推动现代化的尝试,但相继失败。其原因很复杂。有人把失败原因归结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认为,如果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会有更大的成就。

  二战后东亚现代化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恢复和民主化。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取得了早期现代化的成功,但是由于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最后导致早期现代化惨痛失败。但是,战后在盟军司令部等的治理下,日本经济恢复迅速,尤其是在政治民主化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民主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根据日本现代化专家富永健一的观点,二战前日本的早期现代化是跛脚的现代化,只有经济上的发展,但是民主化方面非常差,二战后,通过盟军司令部直接领导的“重建”,日本在民主化方面的发展已经被认为是达到了西方的水平。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70年代,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NIES, Newly Industrial Economics)主要是有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这四个国家和地区一起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四小虎的发展。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影响很大。还有,四小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也是开始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战后东亚现代化过程(60年代的日本、70年代的四小龙、80年代的中国和四小虎)被称为“雁行模式”,或者是接替型、连带型的发展。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东亚合作。90年代,东亚现代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就是以地区合作来带动现代化。现在,东盟10国加中日韩(10+3)的合作逐步提上了东亚各国的议事日程。东亚现代化在很大程度是由美国、日本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来带动的,这种由资金、技术、市场带动的现代化也形成了一个同步进行的地区化。东亚现代化和地区化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所以,不能把东亚现代化看作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孤立的过程,应该采用联系的观点来考察,就变成了地区化。地区化和现代化最早是由市场来引导的,但到90年代之后,尤其是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政府间的制度化安排逐渐开始引导东亚现代化的发展。例如,东盟10国加中日韩(10+3)等这样一些机制。再具体一些的制度化安排就是靠自由贸易协定(FTA, Free Trade Agreement)建成自由贸易区,把关税降低到零,形成在经济活动中跨越国界的区域。这就是所谓的整合(integration)或者说一体化的过程。

  中国经济的迅猛崛起,使东亚地区发展的整体特征开始显现,不同国家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日趋显著,因此成为二战后东亚现代化进入到第四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理由如下:首先,自近代以来,尤其是二战以来,中国一直没有丧失独立自主地位,中国的崛起、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没有以对西方世界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依存为代价;其次,中国的崛起为周边国家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经济发展对东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著。再次,中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日益认识到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并在东亚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睦邻、安邻、富邻”的对外政策和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最后,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东亚区域合作开始蓬勃展开。

  二 动 因

  东亚现代化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这是国际学术界和东亚学术界非常关心的一个课题。研究西方世界兴起的很多学者,包括马克思、马克斯•韦伯、罗伯特•托马斯著、道格拉斯•诺斯等人,都对西方世界为什么能够率先进入工业化行列进行了探讨,也就回答了西方以外的其他国家为什么不能现代化。著名的韦伯命题就说,西方是由于有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伦理,产生了资本主义精神,“把赚钱作为目的自身”、“赚钱就是才干和美德的证明”等这些资本主义精神引导了西方的快速发展,而东方为什么没能率先进入现代化,就是因为东方的宗教文化(道教、佛教)不适合现代化,也没有宗教改革。结果,当东亚现代化取得较好的成绩以后,大家就不得不对韦伯的论断产生颠覆性的怀疑,又开始寻找东亚现代化的原因。

  有关东亚现代化成因的观点很多,下面我加以简单介绍的,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几个。

  1.资本主义积累方式的调整

  一种富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资本主义积累方式的变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主要是技术进步,导致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发生变化,相应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以及整个社会形态的调整和变化,东亚现代化是这种调整与变化的结果。

  资本主义内部调整最早开始于泰勒主义的积累方式。泰勒是一个英国的管理学家,他把生产过程通过摄像机照下相来分解成许多片断,然后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式和标准的工作量,用来最大限度的压榨绝对剩余价值。泰勒主义的积累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本家榨取工人的血汗工资,是一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积累方式的变化造成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国家内部无产阶级越来越穷,资产阶级越来越富,周期性的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由于西方国家都在采用泰勒主义生产方式,都存在着商品过剩的问题,就需要向其他没有进入发展轨道的国家来推销商品。而这些国家的市场大都又是封闭的,所以,西方国家就采用刺刀和大炮打开海外市场,占领殖民地,这样就导致了国际关系的殖民和被殖民。这也可以说是剥削—被剥削、压迫—被压迫的国内关系向国际关系的一种推广和延伸。所以,在泰勒主义的积累方式下,西方国家在内部存在着比较尖锐的阶级斗争,在国际关系上存在着殖民侵略和反殖民主义侵略的尖锐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一场战争,是为了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争夺殖民地的目的就是推销产品,推销商品的目的就是赚钱,赚钱是资本的本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资本主义积累方式的客观需要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资本主义积累方式的第二阶段就是福特主义的积累方式。福特在20年代时发明了生产线,率先提出“每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工资5美元”这样一种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积累方式。这就带来了西方国家整个生产、社会、政治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福特给工人提高福利,加之流水线等技术与产业的升级产生了大量的白领,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大众消费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就是不以向海外推销为目的,而是靠内需来拉动。福特主义的积累方式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由早期的那种出口导向转为出口和内需并重。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和。于是,国际关系也相应发生很大的变化。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落后国家失去了作为商品推销地的意义,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内部进行。冷战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贸易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没有什么贸易了。

  资本主义积累方式的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在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当中,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将部分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从而,发达国家向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过剩资本和技术,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发达国家输出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就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中心部与周边部共生型”发展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大部分公民变成白领,许多没法在国内进行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同属西方阵营,同时又愿意发展外向型经济,并拥有优质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与地区,从而有了东亚地区韩国、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现代化的成功。

  2.冷战条件下美国的因素

  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转移一部分劳动密集性产业,导致那些国家的现代化步入了快车道,那么,为什么只向东亚四小龙转移呢?为什么不转移到别的地方去呢?20世纪70年代,“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这个术语最早被用来指代墨西哥、巴西、韩国和台湾地区。但是,到了80年代,墨西哥、巴西退出了这个行列,就剩下了韩国和台湾地区。原因何在?主要在于东亚NIES处于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的冷战前沿。首先,朝鲜战争之后,东亚局势迅速恶化,美国开始把战略中心转移到东亚。当时,美国有意把日本扶植成东亚地区分公司的总经理,代理美国在东亚的事务,同时也给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许多援助。其次,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还制造了一些特需。这两个战争使日本的工业迅速恢复,使韩国也得到很多帮助,台湾也得到很多好处,工业迅速增长。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四小虎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那么,他们是怎么进入增长的?发展初期的技术、资本引进都是哪里来的呢?很多是来自日本,还有就是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新加坡和韩国,这些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之后,也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四小虎了。再后来,90年代就进入了所谓东亚合作时代。那么,在东亚地区合作中,美国的作用是什么呢?美国在东亚有五对军事同盟,包括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美韩、美菲、美泰、美新军事同盟,等等,还有一个对台关系法。可以说,美国为东亚地区提供了基本安全架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东亚的安全还离不开美国的存在。约瑟夫・奈认为,如果美国后撤回北美洲大陆。将会激发东亚的大国冲突,加速新霸权的崛起。失去美国的核保护,日本必须拥有核武器,这将引发新的核军备竞赛,把这一地区的形势推向战争边缘。应该说,确有几分道理。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美国在过去对东亚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将来一定时期里,美国仍然是东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东亚合作的出路要在于把美国因素变成一个有利因素。但从区域这个角度来讲,未来东亚应该彻底摆脱对西方世界的依附。如果东亚地区依旧依附美国、欧盟或者北约,就不能说完成现代化了。

  3.强政府

  也有学者从政府作用的因素来解释东亚现代化的动因,认为政府的强弱是影响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查默斯•约翰逊、R•韦德、A•阿姆斯登等人针对东亚的情况提出了“发展型国家”(developmental states)这一概念,认为强势政府对经济的普遍干预弥补了发展时期普遍存在的市场失灵缺陷,是东亚经济成功的秘密。约翰逊等人的看法,还得到世界银行的部分认同。约翰逊写过一本书《通产省和日本经济奇迹》,就认为日本的通产省在指导日本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重大的作用。有西方学者认为,日本政府及学者专家与企业通力合作,实行产官学三结合的体制,是日本战后经济起飞的重要经验。它的发展模式不带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而有点像凯恩斯主义的那种发展模式。这些都是从制度因素来考虑的,也可以为东亚现代化动因提供一种解释。东亚为什么发展得快?就是因为有强政府,没有强政府的地方发展的不快。但是也有例外,东亚有的国家也是强政府,但是却没有进入快速发展。所以,除了强政府之外,还得有发展愿望,还得爱护人民。

  4.民族主义和忧患意识

  还有第四种解释是民族主义和忧患意识。罗荣渠教授的《现代化新论》一书提到,东亚人宗教意识不强,但是民族主义和忧患意识非常强。东亚四小龙在经济起飞之前面临的发展环境都不好,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新加坡独立后,李光耀那届政府提出了“生存第一、经济立国”的基本国策,竭尽全力发展经济。韩国朴正熙上台以后非常有忧患意识,那时候北朝鲜也在发展,如果南朝鲜不发展,那么,南朝鲜人就会用双脚来投票,跑到北面去。因为,这两个国家原来是一个民族,哪边发展得好,就人心所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官民上下一致,通过压低工资、吸引外资、出口劳动力等措施努力发展经济。当时,韩国生产的彩色电视不能向国内市场销售,都要出口,就是为了快点使自己的经济发展起来。台湾地区也是这样,很有忧患意识。中国大陆也是这样,当时为什么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很大程度就是看到了周边地区都兴旺发达,而我们的日子水深火热,然后,邓小平才讲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5.儒家文化

  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最适合经济的发展。当时英国、德国的企业家大部分都是新教徒,他们认同用理性,不惜牺牲眼前的享受以换取未来更大的幸福。韦伯认为,儒教就是知足常乐、安分守己,而且是依靠政权的、缺乏独立性的,不适合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后来东亚发展起来了,无论是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都是儒教文化圈里的。这就表明了儒教不但对现代化没有阻碍作用,反而有推进作用。我个人也基本认为,儒教有现世实用主义的精神还是有利于发展的。世界这几大文明圈,像基督教文明圈、儒教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和印度教文明圈,除了基督教文明圈之外,儒教确实比其他的宗教更适合经济发展。儒教有哪些好处呢?比如说,重视教育;重视立功立言立德;重视光大门楣;重视家族,东亚家族企业的兴盛和这个有关系;还有儒教重视上下尊卑,这就有利于威权主义政治和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

  总而言之,东亚的儒教文化对现代化、产业化起到的作用完全不同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经历了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教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独立自主、尊重私生活、鼓励尝试创新、尊重平等契约等,对西方的现代化起到了鼓励开拓和创新的作用;儒教文化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忠诚和服从、注重家庭人伦关系、注重个人勤奋和忍耐、注重子女教育,对东亚赶超型现代化起到了促进适应、引进和学习的作用。儒教文化赋予“发展型国家”以合法性,增强了家族企业内部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 模 式

  关于东亚模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东亚现代化就是西化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世界发展道路只有一条,现代化程度不同的国家就是处在这条道路上的不同阶段,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发展中国家的明天。因此,东亚现代化就是西方现代化的山寨版,没有什么新经验、新模式,完全是照搬西方的模式。另一种观点认为东亚现代化具有自己的经验和模式。尽管西方文明和东亚文明确实存在一些共性,例如,在物质文明、技术工具以及普世价值观等等领域存在大量共通之处,但同时在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现实等方面也存在很多差异。从历史上看,完全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也未必行得通。例如,中国、越南、老挝、朝鲜、蒙古等,从苏联引进了现代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社会主义制度。现在看来,如果当时完全按照苏联模式走,也许我国的改革开放没有那么顺利。还有,许多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亚洲国家在战后初期曾一度照搬西方的自由民主模式,但都相继遭受了挫折甚至失败。从东亚现代化的进程来看,东亚根据自身特色,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形成了新的经验和模式。所以说,东亚模式还是存在的,东亚模式体现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1.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

  依附理论的支持者中有人认为,只要有中心国家存在,边缘国家就永远发展不起来。因此,他们主张落后国家唯一的出路就是和先进国家脱钩才能发展。当时在依附理论的影响下,一些东亚国家和拉美国家纷纷采取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但结果是很快就宣告失败。其中,新加坡较早开始转型,首先做转口,其次吸引外资来加工,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获得成功。随后,韩国、台湾地区,以及中国和四小虎也都通过采取与新加坡接近的方式相继发展起来,这种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渐渐变成东亚国家发展的一个良方。当时,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种发展模式可能要做出新的调整,东亚国家和地区需要考虑出口导向和拉动内需并重。

  2.廉价劳动力

  东亚为什么可以吸引外资?首先,是因为东亚国家一般社会比较稳定,不会经常发生政变,外来投资有信心。其次,主要是因为东亚国家的劳动力廉价,而且劳动时间长,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程度差。以1986年的平均工资情况为基准,东亚地区劳动力成本呈四级结构:如日本为100,NIES为26.3,东盟四国(ASEAN-4,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为7.7,中国与亚洲传统经济体(ATEs, Asian Transitional Economies,即越南、老挝、缅甸、蒙古)则更低。这一状况一直维持到90年代。例如,1993年虽然日本与NIES的工资水平均有明显上升,如美国为100,日本便为158,但韩国、新加坡仅为52和58,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则分别为8、9、15。在日本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年度,日本人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约50小时,但韩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间,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达到60小时,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仍然维持在55个小时左右,比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高出10小时。

  3.劳资和谐

  劳动力为什么廉价?一方面,是由于存在大量的劳动力储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工人阶层没能联合起来,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在威权主义政府(当局)与企业的联合压制下,战后日本和NIES没有发展出可与西方媲美的劳工组织,劳资关系相对和谐。战后,日本几乎没有爆发过罢工(国营企业除外),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劳工阶层也一直听命于雇主和当局。在威权主义政府的严厉管理下,韩国工人的罢工次数从1955~1960年平均每年79次,下降到1963~1971年平均每年15次。新加坡的罢工停工次数从1958~1962年平均每年62次,下降到1963~1967年的每年28次,1968~1980年间每年仅发生4次。

  4.政府主导

  东亚现代化是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依靠政府引进技术、资本,并在政府指导下进行的,也就是政府规划经济、政府指导经济、政府管理经济、政府调控经济,完全符合凯恩斯主义。政府主导是东亚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与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观念、发展模式还是不一样的。例如,这次金融危机中,越自由的经济体遭受的冲击越大。像日本、韩国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大,而中国受到的冲击相对轻一些,主要是由于还没有完全开放资本市场等。

  5.发展型国家:威权政治

  在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并没有造就市场经济和产业化,而是继承了以市场经济为先导的产业化。德意俄等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则是通过民间资本和国家力量的结合得以实现的。东亚的现代化、产业化是在民间资本不存在、或民族资本破坏殆尽的情况下进行的,国家因而真正成为现代化、产业化的主导者和实施者,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是依靠国家与外资的结合引进的,同时国家还是本土民间企业的扶植者。

  东亚威权政治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东亚威权政治体制在总体权力构架上的突出特点是“强政府”。东亚威权政体国家一般都拥有高度发达的技术官僚层和相对高效能的行政体系,能够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中发挥关键作用。东亚威权政治的第二个突出特征是一党优势制的政党体制。一党优势制是指在多党制下一党占据主导和优势地位的政党体制。东亚大多数威权国家都实行了一党优势制的政治制度,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

  四 意 义

  东亚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宣告了西方与东亚之间在多数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正在成为历史;宣告了东亚国家无条件的向西方取经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宣告了东亚学术界用西方学说合方法诠释本土经验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1.改变了东西方之间支配和被支配关系

  自近代以来,亚洲一直作为欧洲的从属物甚至创造物而存在。由于比其他地区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和现代化,依靠雄厚的经济后盾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西方称为地球的主宰。1800年,欧洲的面积占地球表面及的35%,却支配着地球面积的55%。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1914年,加上殖民地和海外占领区,西方国家占据了全世界85%以上的土地,亚洲的大部分都地区沦为西方强权的实力范围。欧洲和亚洲之间基本形成了一种主体与客体、支配者与被支配者、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二战前的东亚史是一部血泪和屈辱的历史。后来虽然通过二战后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许多东亚新兴民族国家开始摆脱西方的控制、支配和影响,但西方和东亚之间的不平等状况依旧在某些方面严重存在。东亚现代化的初步成功,则使这种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东西方之间不平等、不平衡和不合理的格局开始发生改变。

  首先,东亚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00年间,西欧和美国经济年增长率迅速提高到1%甚至10%。而在同一期间,东亚(除了日本)的经济却几乎没有任何增长。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和现代化动力的主要发源地的过程中,西方迅速赶超并压倒了东亚,使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向东亚和世界其他地区扩展的过程。但东亚经济的全面振兴,却使这种状况开始发生扭转。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美国1980~1990年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1990~1999年为3.4%;欧盟1980~1990年平均增长率为2.5%,1990~1999年为2.3%;而东亚(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10国)在1980~199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6.6%,1990~1999年为5.5%。

  其次,东亚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不断加大。1960年,东亚GNP仅占世界GNP的4%,1965年也仅占9%。但从80年代后,情况发生显著变化。1980年东亚GNP占世界GNP的比重上升到14.5%,1985年为16.4%,1990年为19.4%,到1995年,东亚在世界经济中占25%,美国和欧盟分别占29%左右。世界经济基本上呈现西欧、美国和东亚三足鼎立的局面。

  再次,伴随经济增长,东亚人开始找回自信与自尊。亨廷顿对开始于20世纪末期东亚的评价是:“成功的经济发展给创造出和受益于这一发展的国家带来了自信和自我伸张。财富像权力一样也被看作是优点的证明及道德和文化优越性的显示。”在亨廷顿等西方学者看来,东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与西方或美国之间的均势,因此东亚“自信心日益增长”,“不再把西方或美国的一切看作必然是最好的”,因而“文艺复兴正席卷亚洲”。

  2.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多样性的证明

  许多美国人坚持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和美国化。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坚持认为美国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具有普遍意义,即认为任何国家只要拥有了美国式的自由、平等和民主,就会有繁荣和幸福。二战结束后,美国一直致力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广美国的理念和价值,苏联东欧巨变和冷战结束后,美国借助自己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并利用各种国际机构(IMF,世界银行和WTO等)、军事力量和组织(NATO、美日安保条约)变本加厉地在全球范围实施“美国化”战略,企图用美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同化整个世界。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西化不仅没有许多国家带来预期的经济繁荣,反而带来管理不善、腐败以及经济的停滞甚至倒退。俄罗斯、阿根廷都是现成的事例,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并没有帮助自身从混乱和失序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卷入了所谓的“第三波”,但至今还没有摆脱“民主——动乱——专制——再民主——再动乱——再专制”的恶性循环。

  当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许多西方政要和学者宣称危机表明“东亚模式”和“亚洲价值观”的破产。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自由资本主义以及由自由资本主义引导的全球化本身存在的弊端。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样的观点:全球化不应该是单一线路和单一模式。“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新的趋势和重大转折,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观点,也越来越显示出它本身具有的洞察力,而东亚现代化的形成,则无疑是构成这一新的发展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东亚现代化的形成,正在证明在人类社会发展方面,真理不止只有一个。东亚现代化在用事实表明世上还存在于西方截然不同的经验与主张。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包括佛教、道教和神道教在内的东亚宗教,从不认为任何人、任何流派能够拥有“真理”。这种主张世界多样性和多元性的宗教哲学非常有助于东亚现代化的形成,而东亚现代化的形成又无疑非常有助于这种思想观念的发扬光大。

  其次,东亚现代化能够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不止一条。东亚现代化所具有的最为深远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它正在成为西方文明以外的一种现代文明模式;一个与西方有所不同的政治制度、理论学说、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勃兴,向世人清晰明白地展示了世界现代化进程不是一个单向的、孤立的发展路线。独具特色的东亚现代化还使本身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制衡和制约力量,从而使人类世界开始真正避免难免成为西方主导的单极世界。

  再次,东亚现代化的形成能够扭转以往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向东方单向传播的不均衡格局。东亚现代化不仅可以扭转近代以来“全球化及西方化”这一非常态的历史进程,而且就本身性质而言,东亚现代化的形成还会真正使全球化成为一个世界各地区和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从而证明全球化不是一个统一而消灭多样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共同利益和价值增多的、多样性的过程。换言之,全球化本身要求在西方之外产生新的现代化模式,走出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只有这样,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才有可能摆脱由单一的衡量和评判标准造成的支配——被支配的不平等模式。

  3.结束由西方人代替东亚发言的历史

  近代以来,随着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西方日益成为真善美的化身,而整个东亚就似乎日益成为一个等待发现和探究的对象了。在整个19世纪,亚洲人生活的所有方面——贸易、社会、政治、文化都深受欧洲殖民主义的影响。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继续扮演“民主的”新世界和新秩序的领导人角色,并试图以他们制定的“文明的标准”吸纳或排斥非西方国家。二战结束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国家没有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而是注意走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诸多方面取得了优异成就,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东亚现代化的形成,符合逐渐结束由西方人对东亚人说话的局面的客观要求;东亚文化和西方文化将日益走出弱势对强势的格局,逐渐形成平等互利对话的局面。东亚现代化过程中,东亚学者注意用东亚的立场和角度,总结东亚的发展经验,突破西方既有理论的局限,创造出许多新的理论与学说。可以预见,随着东亚国际地位的提升,东亚的发展依靠西方学者的评判和解释的现象正在成为历史。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

  前言

  一、典型区域的现代化

  二、典型国家的现代化

  三、重点领域的现代化

  一、典型区域的现代化

  1.200年发展观:欧洲的经历 裘元伦

  2.欧盟50年的存在价值 裘元伦

  3.拉美化与拉美现代化 苏振兴

  4.东亚现代化 李 文

  5.东亚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主义政治 王新生

  6.中东现代化 哈全安

  二、典型国家的现代化

  7.现代化过程中的失误现象 钱乘旦

  8.美国现代化的定量分析 何传启

  9.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与环境问题 付成双

  10.英国现代化的定量分析 何传启

  11.经济现代化的日本模式 王新生

  12.儒学与日本现代化新论 徐水生

  13.试论加拿大政府在经济现代化中的作用 付成双

  14.墨西哥的三次现代化浪潮 曾昭耀

  15.印度信息产业与现代化模式 林承节

  16.印度城市化进程缓慢原因探析 王红生

  17.印度现代化的定量分析 何传启

  18.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六十年 于维栋

  19.中国现代化的现状与前景 何传启

  20.中国、日本、韩国及印度现代化比较研究 马崇明

  三、重点领域的现代化

  21.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 刘振邦

  22.关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 董正华

  23.金融现代化 邹力行

  24.创新政策与经济增长 李 宁

  25.城市经营的理念与模式 谢文蕙

  26.现代化的生态基础 王如松

  27.生态哲学与生态文化初探 陈永申

  28.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文章

  29.文化现代性 周 宪

  30.信息哲学与网络文化 刘 钢

  31.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张晓明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