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成果

首页 > 学术论文

从参与到自立 作者: 来源:载

作者:柴瑜 来源:《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 时间:2004-10-22
  中国是目前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今,外国直接投资的年流入量都超过了400亿美元,2002年达到了527亿美元。根据我们的研究,在这些投资中劳动密集型的,以从事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1993年到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从27.51%逐年增加到50.05%,三资企业加工贸易在我国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从出口方面看,从1993年的48.06%上升到72.29%。同时,加工贸易在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中的比重十多年来都保持在80%以上,在进口中的比重也基本都在50-60%之间。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出口、特别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主力军。而所谓加工贸易,就是指境外保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经境内企业加工装配后,将制成品出口;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形式。从跨国公司价值增殖链的角度来分析,在我国境内进行的加工或装配活动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环节—生产过程的某个阶段或工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确是进入了跨国公司所构建的国际生产体系。
  这些生产阶段或工序之所以要从跨国公司母国的增值链条上分解下来,移植到我国,首先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从世界发展指标来看,1995-1999年间的我国劳动成本只有亚洲四小的1/15到1/30,只有发达国家的1/30到1/60。单位劳动成本所带来的价值增殖也较高。其次,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积极鼓励的财税政策,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和潜在的大市场都是重要的原因。
  从国际生产体系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我国企业生产的技术档次不断上升。如在半导体行业,已经有了包括外商投资的10家芯片公司。我国自己的半导体制造公司的技术进步也很快。从贸易结构也可看出这一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在总进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1998年的20.8%提高到了2002年的28%。高新技术产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2002年达到20.8%。三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2.2%。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又占了大约90%。因此,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层次也在逐年提高。第二,有一些原先融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企业开始摆脱依赖的角色,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形象。如原先进行OEM的企业格兰仕沿着引进消化吸收、合作开发、自主开发的道路,在十年内发展成为拥有自主品牌的、世界微波炉生产的重要厂商。2002年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0%,在中国同行业中出口占85%,并且有300多项专有专利技术申报了国家专利。
  从目前我国参与国际生产体系的现状来看,有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我国所从事这一段生产链,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或装配活动。即使是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产品,我国所从事的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序。如三星公司技术含量较高的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就在马来西亚进行。松下冷机公司正将更多先进产品的生产从日本转移到新加坡,但中国工厂只生产低档机型。二是我国发达地区的人工成本也开始升高。据日本贸促会2003年3月的调查,上海工人的月收入已高于曼谷、马尼拉和胡志明市。这样,低成本的优势就不能充分体现。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利,限制了一些不很依赖劳动和土地的产业扩大投资(如制药业),这样,高技术产业更有可能投资于较发达的国家,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四是跨国企业凭借着造型新颖、技术先进的产品赚取高额利润;而依靠OEM的“中国制造”往往只有1%-2%的利润。这就限制了我国企业进一步升级的潜力。五是制造业配套能力差,出口加工区往往是出口飞地,与国内经济关联差。
  为了更多地利用融入国际生产体系的有利之处,促进产业成长和提高竞争力,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应在制度环境方面做更多的工作。首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国际生产网络。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WTO,并在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在这些活动中,中国都有开放市场的承诺。中国应利用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机会,将单纯的市场开放为我所用。比如,在中国逐渐开放市场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外商企业将市场寻找型、劳动力寻找型等投资投向中国。中国企业如果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从事为这些投资配套的生产,则有可能为将来自身独立发展积累必要的经验。我国政府,一方面,应将优惠为主的引资方式,转变为以创造规范的商业环境为主的引资方式上来。另一方面,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创造机会,为企业牵线搭桥服务。其次,对于已经进入国际生产体系的企业,鼓励其进行技术升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最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在国际生产体系中获得的生产、管理、技术经验,摆脱依附跨国公司发展的局面,创立自己的品牌。这一步不仅需要企业坚持不懈地增加技术含量和发现市场利基,也需要国家从战略上确立产业发展方向,运用国家创新体系进行大力支持。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