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成果

首页 > 学术论文

金融危机后亚太地区贸易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动趋势

作者:赵江林 来源:《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03》 时间:2004-05-15

 金融危机后,亚太地区的贸易结构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中国在地区贸易中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贸易地位的下降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本文主要讨论贸易结构的这种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里讨论的国别或地区别对象是美国、日本、中国、四小(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东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12个亚太地区国家或地区;讨论的产品别对象是按照SITC分类的0~9类1位数产品和第7类的2位数产品(第7类产品约占全部贸易一半)。
  
  表1 按SITC分类的各类名称

  编号
  
  编号
  
  0
  食物与活动物
  71
  发动机
  1
  饮料与烟草
  72
  专用设备
  2
  矿产品
  73
  金属加工设备
  3
  燃料与润滑剂等
  74
  通用机器设备及零件
  4
  动植物油与脂肪等
  75
  办公设备和自动数据加工设备
  5
  化工品
  76
  电信及音像设备
  6
  制成品
  77
  电子设备及零部件
  7
  机器交通设备等
  78
  陆路交通工具
  8
  杂项制品
  79
  其他交通设备
  9
  未分类产品
  
  

  
  一、总体情况
  金融危机后,亚太地区各国(地区)对世界的贸易总额从1997年的4万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4.5万亿美元,2000年曾达到近4.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9%。区内成员间贸易总额从1997年的2.2万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2.36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77%。不过,区内贸易占全部贸易的比重在下降,5年内下降了2个百分点(见表2)。
  亚太地区各国(地区)对世界的总进口从1997年2万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2.4万亿美元以上,年平均增长3.8%。区内成员间相互进口的总额从1997年的1.12万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1.22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2%。区内进口占全部进口的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
  亚太地区各国(地区)对世界的总出口从1997年的不到2万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2.1万亿美元以上,年平均增长1.85%。区内成员间相互出口的总额从1997年的1.08万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1.14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3%。区内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变化不大,下降约1个百分点。
  
  表2 金融危机后亚太地区贸易总体状况单位:%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亚太地区对世界贸易增长率
  
-6.6
8.0
19.3
-6.9
  亚太区内贸易增长率
  
-11.3
9.9
21.1
-9.1
  区内贸易占全部贸易比重
54.5
51.7
52.6
53.4
52.1
  亚太地区对世界总进口增长率
  
-8.8
11.1
21.9
-5.9
  亚太区内进口增长率
  
-10.7
10.5
20.7
-8.4
  区内进口占全部进口比重
53.8
52.7
52.4
51.9
50.5
  亚太地区对世界总出口增长率
  
-4.2
4.8
16.5
-8.0
  亚太区内出口增长率
  
-12.0
9.3
21.5
-9.9
  区内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
55.2
50.7
52.9
55.1
54.0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贸易数据库。
  
  二、国(地区)别结构
  国别结构主要讨论两个方面:一是各国(地区)区内贸易伙伴的变化;二是区内贸易的国别构成。
  (一)各国区内贸易伙伴的变化
  长期以来,在各国全部对外贸易中,各国贸易伙伴的基本结构变化不大。各国的区内贸易一直占各国(地区)全部对外贸易的70%左右,美国约为30%。在进出口规模方面,日、美一直互为第一贸易伙伴;区内其他国家多以日本为第一大进口国,以美国为第一大出口对象。不过,1997年后,情况也有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国(地区)区内贸易伙伴在各国全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有升有降。在美国和中国的全部对外贸易中,区内贸易伙伴所占份额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美国区内贸易伙伴的份额下降,直接导致了整个地区区内贸易在全部对外贸易中份额的下降。在日本、四小以及东盟(除泰国外)全部进口中,区内进口所占的份额呈稳步上升态势。在他们的全部出口中,四小、马来西亚等区内出口带有金融危机后恢复性质;而日本、东盟其他成员对区内出口的份额则一直比较稳定。
  二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越南的对外贸易相对活跃。从各国的贸易伙伴增长情况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增长最快,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地区)依次为中国、东盟和四小。同时,中国几乎是各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越南次之,再就是美国、韩国、台湾。
  三是发展中国家相互进出口份额在上升,而发达国家相互进出口份额在下降。在各国的区内贸易中,中国和东盟相互间的进出口份额都在上升,而美、日之间相互进出口份额在下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日在中国的区内进出口中以及美国在中国的区内进口中所占的份额变化不大,反之,中国在美、日的区内进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则上升。东盟与美国的相互进出口份额在下降,而东盟与日本的相互进口份额变化不大,而相互出口份额在上升。四小在各国的区内贸易中所占份额的变化不大,也可以说在区内贸易中四小市场比较稳定。
  (二)区内的国(地区)别结构
  在区内贸易中,美国、四小在区内进口中所占份额较大,接近60%,而四小和日本则在区内出口中占有较大份额,在50%以上。发达国家在区内贸易中相互进出口排在前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对象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居次要地位。
  近几年变化较大的是中国在区内贸易中成为新的亮点
  一是在区内贸易中中国所占的贸易份额在上升。中国、美国从区内的进口在地区总进口中的份额在上升,日本从区内进口的份额基本上变化不大,四小、东盟的进口则在下降。中国在地区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在上升,日本、美国则下降,变化不大的是“四小”和东盟。1998年美国从区内进口的份额超过四小、2001年中国进口的份额超过东盟,从而改变了危机前的排序(四小、美国、日本、东盟、中国),变为美国、四小、日本、中国、东盟。2001年中国对区内的出口份额超过美国、东盟,形成了新的地区排序,即四小、日本、中国、东盟、美国,不过中国与东盟、美国出口份额相差很小。
  二是在区内贸易中如果按贸易额大小排序的话,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额排名在向前位移。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在上升,变化较大的是美国、日本从中国的进口超过了美国、日本从东盟的进口;中国对美国、日本的出口超过了东盟对美、日本的出口。
  
  表3 各国(地区)贸易在区内贸易中的份额单位:%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进口
中国
8.5
9.6
10.1
10.7
12.4
四小
31.2
28.0
27.6
28.1
27.3
东盟
13.5
11.4
11.1
11.3
11.1
日本
17.4
16.6
16.8
16.8
16.9
美国
29.4
34.4
34.5
33.1
32.4
出口
中国
12.3
13.4
13.0
13.6
15.9
四小
29.1
28.7
28.8
28.9
28.8
东盟
14.3
14.9
15.3
15.4
15.2
日本
26.9
26.3
27.0
26.7
24.7
美国
17.3
16.7
15.9
15.5
15.4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贸易数据库。
  
  三、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变化分两种情况:先对1位数产品进行分析;然后选取第7类产品进行2位数的分析。
  (一)1位数产品情况
  1997~2001年期间,亚太地区产品贸易基本情况是: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机器交通设备(第7类)和杂项制品(第8类)这两大类产品上。
  从区内贸易占全部贸易的份额来看,在全部10大类产品中,第7、8类产品的份额相对较高。从区内进口占全部进口的份额来看,这两类产品的区内进口份额都在60%以上,第3、1、9类产品的份额低于30%,其余类别的产品介于30~60%之间。就出口而言,除第4、5、9类产品区内出口在全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低于50%外,其余皆在50%以上。
  就各类产品的区内贸易结构来看(见表4),第7类产品的贸易份额高居所有产品类别的榜首,在50%左右。在全部区内进口中,第7、8、6类产品的进口占区内总进口的比重为80%左右,第5、0、3、2、9类产品进口占区内总进口的15%以上。在全部区内出口中,第7、8、6类产品出口在区内总出口的比重接近80%,第5、3、0、2、9类产品出口比重接近20%。
  在这一期间,产品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是区内贸易在全部对外贸易中呈下降趋势。除第4类产品外,其他各类产品的区内进口在全部进口中均呈下降趋势。产品的区内出口在全部出口中也有略微下降,不过,下降最严重的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二年内,目前已接近或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二是第7类产品进出口在区内贸易中继续保持上升态势。第7类产品在1997~2001年期间进口份额上升了近2个百分点,出口上升了3个百分点。份额下降的是第6类等产品。从进出口增长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第7、8、5、3类产品上。
  总的来看,区内各国(地区)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仍保持较大的份额,而对初级产品的需求相对在减少,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在区内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从发展趋势看,第7、8类产品将继续作为区内的主要贸易产品而存在,同时由于这些工业品贸易的快速增长,也相应地带动了化工产品和燃料等一些初级产品的贸易增长。
  
  表4 区内各类产品的进出口份额变化

  
  
0
1
2
3
4
5
6
7
8
9
1997
4.3
0.5
3.1
3.8
0.3
6.4
12.5
49.6
18.0
1.5
1998
4.3
0.5
2.6
2.9
0.3
6.5
12.3
50.1
18.9
1.6
1999
4.2
0.5
2.4
3.1
0.3
6.5
11.7
51.1
18.6
1.6
2000
3.6
0.4
2.5
3.9
0.2
6.5
11.1
52.7
17.8
1.4
2001
3.9
0.4
2.5
3.8
0.2
6.8
11.1
51.1
18.8
1.5
1997
4.1
0.7
2.9
4.1
0.4
7.1
12.9
49.3
16.1
2.4
1998
4.1
0.7
2.5
2.8
0.5
7.1
12.5
50.6
17.1
2.2
1999
3.9
0.6
2.3
3.3
0.3
7.2
11.7
52.3
16.7
1.8
2000
3.4
0.5
2.3
4.1
0.2
7.1
11.1
53.7
15.9
1.7
2001
3.7
0.5
2.3
4.0
0.2
7.2
11.2
52.4
16.6
2.0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贸易数据库。
  
  (二)2位数的产品变化情况
  在第7类产品中,71~79类产品的区内贸易占全部贸易的份额在70%以上的居多。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第77、75、76、78类上,这几类产品在区内产品的贸易结构中为80%左右(见表5)。
  进出口份额上升的产品同时也属于贸易份额较大的产品,如第75、76、77类,这些类别的产品主要与消费有关的,同时也多属于电子电器类。而贸易份额变化不大或下降的主要是那些贸易份额较小的产品类别,如第71~74和第79类,这些类别的产品主要与生产关联较大。
  形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自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东亚生产能力过剩状况一直存在,因而对生产用的设备需求也就不断在下降。表现在产品贸易上,就是第71~74类产品在第7类产品贸易中所占份额的不断下降。
  第二对生产用和消费用电子产品的需求上升,导致对这两大类产品贸易份额的上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电设备一体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深化,导致对生产用的自动化设备需求较大,同时对电子类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呈上升趋势,而这些产品贸易均属于第75~77类产品,故而这几类产品的贸易份额在不断上升。
  另外,对汽车消费需求的上升也导致第78类产品(陆路交通设备)份额的上升。
  
  表5 第7类产品的区内贸易结构单位:%

  
进口
出口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71
3.9
4.2
4.0
4.7
4.0
4.3
4.3
4.2
3.8
4.1
72
5.7
4.8
4.4
4.3
4.5
6.1
5.0
5.0
5.9
5.0
73
3.3
1.9
1.6
2.0
1.6
2.1
1.8
1.6
1.8
1.6
74
10.6
5.9
5.6
8.0
5.7
6.9
6.0
5.5
5.3
5.7
75
20.0
22.9
22.6
18.5
21.3
18.9
19.2
19.2
19.4
19.7
76
11.5
12.2
12.3
13.8
14.4
11.9
12.0
11.8
12.4
13.7
77
32.6
35.0
36.9
30.8
35.6
34.5
35.9
38.2
38.6
35.3
78
9.4
9.6
9.9
15.1
10.6
10.9
10.5
10.7
10.4
11.3
79
3.0
3.5
2.8
2.7
2.2
4.3
5.4
3.7
2.5
3.6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贸易数据库。
  
  四、产品国别结构
  这里主要讨论两个方面:各国的产品结构和产品的国别结构。
  (一)国别的产品结构
  1.1位数产品
  1997~2002年期间,各国的产品贸易结构变化不大。多数国家的进口产品集中在第5、6、7、8类上,这几类产品占全部产品贸易90%的份额,其次是0、2、3类上,约占全部10%左右。例外的情况是日本对第0类产品进口规模较大,是本国进口的第三大类产品。多数国家的出口产品集中在7、8、6类上,其次是5、0、3类产品。比较例外的是印度尼西亚,其第3类产品的出口居本国的首位(见表6)。
  变化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国主要工业品进出口份额在上升。如第7类产品是多数国家进出口份额上升的产品,而第6、8类则属于份额下降的产品。第7、9类产品是多数国家进口增长较快的产品。同时像中国和韩国对第0类、东盟对第1类以及香港、新加坡对第3类产品进口需求增长也较快,这表明新兴工业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初级产品和原材料需求也在加大。中国、日本、新加坡3国第9类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东盟第5类产品出口增长较快,美国、香港、新加坡第8类产品出口增长较快,而各国第7类产品出口增长的步伐有所放慢。
  二是贸易结构趋同。如新加坡与美国、韩国与日本的贸易结构在接近,而东盟与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表6 2001年各国各类产品进出口结构单位:%

  
  
0
1
2
3
4
5
6
7
8
9
  
  
  进
  
  口
  中国
1.4
0.0
5.5
3.7
0.4
15.3
18.9
47.4
7.2
0.2
  香港
2.7
0.5
0.9
2.3
0.2
5.1
13.8
45.6
28.7
0.3
  印度尼西亚
6.7
1.0
7.1
12.8
0.2
19.1
15.8
34.4
2.9
0.0
  日本
11.3
1.3
4.4
8.4
0.1
6.1
8.4
36.7
21.1
2.3
  马来西亚
2.6
0.3
1.9
4.2
0.3
6.9
10.6
64.5
6.3
2.4
  菲律宾
5.1
0.6
2.5
3.6
0.2
8.7
12.5
62.0
4.6
0.1
  韩国
5.1
0.3
5.4
8.0
0.2
10.2
12.6
47.5
10.5
0.4
  新加坡
2.0
0.6
0.6
4.3
0.2
4.8
6.8
70.1
9.4
1.1
  泰国
2.5
0.3
2.6
2.5
0.1
11.2
17.0
56.4
6.4
0.9
  美国
1.7
0.1
0.6
0.8
0.1
3.2
8.0
57.0
26.1
2.5
  
  
  出
  
  
  口
  中国
5.4
0.4
1.4
3.6
0.0
4.2
15.5
36.4
33.1
0.0
  香港
1.4
0.4
1.4
0.3
0.1
6.1
14.8
42.4
32.5
0.5
  印度尼西 亚
6.1
0.5
7.0
32.3
0.7
5.0
17.3
17.4
12.9
0.8
日本
0.5
0.1
1.0
0.5
0.0
8.4
11.0
64.6
9.4
4.6
  马来西亚
1.8
0.5
1.8
11.1
1.8
4.5
6.8
63.0
7.8
1.0
  菲律宾
4.4
0.1
1.2
1.0
1.0
1.1
4.2
73.6
13.4
0.1
  韩国
1.9
0.2
1.2
7.6
0.0
9.6
18.1
52.7
8.4
0.4
  新加坡
1.1
0.9
0.6
7.9
0.1
7.3
3.6
67.4
8.9
2.1
  泰国
14.6
0.2
4.0
3.3
0.2
6.5
10.4
43.1
14.4
3.3
  美国
8.6
1.3
6.5
0.9
0.1
10.4
5.2
53.2
11.7
2.2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贸易数据库。
  
  2.2位数产品
  2位数的产品贸易结构是(见表7):各国进出口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类产品上。第77类、75类、76类这3类与电子电器有关的产品约占各国进口的70%和出口的80%左右。一些例外的情况是,美国进口第78类产品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第72、74、78类产品的份额较大,第78类产品在日本、韩国的区内出口中居首位,第79类产品在美国的区内出口中居次位。
  这几年,各国产品结构有越来越向电子电器类产品贸易集中的倾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这类产品份额上升更快些。在多数国家非电子电器类产品进出口中,第71~74类产品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或变化不大,交通设备产品(包括第78、79类产品)也如此。不过,美国第78和79类产品进口份额在上升,日本和部分东盟成员出口份额在上升。在电子电器类产品的区内进口中,除美国和日本对第77类产品进口需求下降或不变外,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对区内电子电器类产品进口都处于上升势头。在电子电器类产品的区内出口中,第75类产品区内出口下降的主要是美、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上升态势;日本、中国、马来西亚、韩国第77类产品的区内出口略有下降,而美国和其他国家则上升;各国第76类产品的区内出口均下降。各国进出口增长快的产品多是区内进出口份额较高的产品。
  
  表7 2002年各国第7类产品进出口结构单位:%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进
  
  
  口
  中国
2.9
9.5
3.3
7.8
12.6
10.1
47.3
3.6
2.8
  香港
3.1
2.8
0.6
3.2
22.4
24.0
41.8
1.6
0.5
  印度尼西亚
9.9
15.3
3.5
21.5
3.9
3.3
11.5
23.7
7.4
  日本
6.5
2.4
0.7
6.2
26.6
14.4
34.4
4.7
4.3
  马来西亚
3.4
4.7
1.6
5.1
11.2
7.3
61.2
3.6
1.8
  菲律宾
2.2
5.3
1.0
3.7
20.9
8.9
50.3
7.1
0.6
  韩国
5.0
6.4
2.2
7.0
11.7
9.8
52.7
3.1
2.1
  新加坡
3.2
5.8
0.7
4.1
21.9
10.3
46.0
2.5
5.4
  泰国
4.7
6.0
2.7
9.5
14.0
7.7
44.8
6.8
3.8
  美国
3.9
2.5
1.1
5.1
26.0
17.8
18.9
23.9
0.8
  
  出
  
  口
  中国
2.9
1.6
0.5
6.6
30.6
25.1
26.1
5.4
1.2
  香港
1.0
2.5
3.9
3.8
21.2
5.0
62.4
0.0
0.1
  印度尼西亚
6.1
1.7
0.2
5.0
23.5
28.6
27.0
6.1
1.7
日本
6.1
7.9
2.7
7.9
9.3
8.3
26.8
29.3
1.8
  马来西亚
1.5
1.3
0.2
2.1
31.2
21.2
41.4
0.5
0.5
  菲律宾
0.3
0.8
0.1
0.9
28.9
5.1
61.3
2.3
0.4
  韩国
2.2
4.0
0.7
4.2
19.4
21.2
31.2
14.9
2.1
  新加坡
1.9
3.0
0.5
3.4
29.4
9.0
50.8
1.0
0.9
  泰国
5.1
1.3
0.4
6.9
31.5
12.8
37.8
4.0
0.2
  美国
5.9
7.0
2.0
6.5
11.6
6.6
39.9
3.4
17.0

  注: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为2001年数据。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贸易数据库。
  
  (二)产品的国别结构
  1.1位数产品
  1997~2001年期间,发达国家在各类产品的进出口中居于主要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居于次要地位。不过情况有所不同。日本是区内的初级产品或原材料的主要需求者;美国则主要是区内工业制成品的主要需求者。如在第7、8、9类产品进口中,美国居第一位,日本则在第0~3类产品进口中居第一位。四小则对各类产品的进口需求都比较高。与进口情况不同的是,四小和日本是工业制成品的主要提供者,美国是工业品和初级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中国和东盟都是贸易产品的次要需求者或提供者,不过,中国进出口地位都超过东盟。
  很自然,区内产品贸易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比如,即使在第0、1、2类等初级产品进口中,日本从美国的进口而不是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份额居首位,而在第7、9类等工业制成品进口中,美国从日本的进口居首位。当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第8类产品的进口中,美国从中国进口居首位。出口情况与进口相类似。比如,在第0、1类产品区内出口中,美国对日本的出口居首位,在第7、9类产品出口中,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居首位,在第8类产品进口中,四小对美国的出口居首位。
  不过,中国现象比较突出,即中国在区内进出口中所占的份额有上升趋势。则主要表现在:
  一是中国在主要类别的产品进出口中增长最快。除第1、3、4、6类产品外,中国是所有其他类别产品进口增长最快的国家,美国居其次,东盟主要在第0~4类产品的进口中增长较快。四小对各类产品的进口增长都较慢。东盟和中国还是各类产品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四小次之。
  二是中国的进出口份额在上升。在各类产品区内贸易中,中国多数类别产品的进出口份额在上升。四小多数产品类别在区内进出口中所占份额在下降。东盟则多数类别的产品进出口份额变化不大。美国、日本各自的主要类别产品进口份额在上升,而在主要出口的产品中份额下降和变化不大。
  2.2位数产品
  与1位数产品的情况一样,在2位数产品进出口中,发达国家同样居于主要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居次要地位。2001年,除第72类产品外,美国雄踞各类产品区内进口份额的榜首,在第78类产品中,进口份额更高达77%以上;日本和中国居其次。就产品的区内出口而言,除第75、76、79类产品外,日本居其他各类产品出口份额的榜首,其次是美国,发展中国家排在靠后的位置上。这样,各类产品的贸易也主要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体之间进行。如在区内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口排名中,美国从日本进口的第71、72、73、74、78类产品居首位,在第75、79类进口中,美国与四小之间的进口居首位。在区内贸易伙伴之间进行的出口排名中,第71~79类产品出口份额最高的都是在日本、美国、四小之间进行的,如日本出口到四小的第72、77类产品居首位,在第75、76类出口中,四小对美国的出口居首位。
  不过,中国贸易份额的上升是近几年的主要变化之一。中国在第71~79类产品的区内进出口中均呈上升态势。东盟的情况是出口上升,进口下降。而美国、日本、四小多数类别的产品进出口或变化不大或下降,如美国除第71、76、78、79类产品进口上升外,其他类别产品进口呈下降趋势,日本第78、79类别产品进口份额在下降,四小多数类别的产品进出口份额变化不大。
  
  五、亚太地区贸易结构的发展趋势
  (一)主要结论
  金融危机后,亚太地区的贸易结构更加凸现了发展中国家在地区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较快增长,成为地区贸易的新亮点。相反,尽管发达国家在地区贸易中仍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却在不断下降,其典型代表是美国。中国一升和美国的一降将有可能进一步导致东亚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密性增强,而在亚太地区则更趋于松散。从产品结构来看,机器设备等第7类产品在贸易中的地位上升和所拥有的绝对优势的份额,将进一步带动地区贸易的结构转型和升级。
  (二)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亚太地区贸易结构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受世界经济形势尤其是大国经济走势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贸易中,发达国家所占份额在65%左右,美国一国就占世界总进口的1/5,美国进口增长率更是高居世界和各地区榜首,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由于东亚各国向来与美国贸易保持密切联系,因而美国进口的增长也就带动了东亚各国90年代的贸易增长。进入21世纪后,在2000年世界进出口增长10%以上的前提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2001年世界贸易增长下滑,2002年才有所恢复,如美国进出口分别下降为-3.3%和-5.9%,2001年日本进出口分别下降为-1.9%和-10.9%,从而导致整个地区的进出口增长下降,东南亚分别下降-7.4%和-5.4%,到2002年整个地区才有所增长。
  其次,受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影响。近几年,由于受中国国内良好的经济环境的吸引,外资对中国的投资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外资的进入使得中国进出口获得更快的增长。除2001年中国出口增长为1位数外,其余都在2位数以上,2000年中国进口更达到52.6%的高增长率,成为在地区贸易增长中的一支独秀。相反,东盟获得的外资呈减少趋势,自然,东盟的进出口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从而其贸易地位也在受到中国的挑战。
  再次,受地区合作强化的影响。金融危机发生后,东亚各国普遍感到地区合作势在必行,因而从1997年底,“10+3”和“10+1”领导人会议开始举行,重点是加强东亚区内合作,以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发展、防止危机的再度发生。以后随着地区合作的深入,中国于2000年东亚领导人会议上率先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通过“早期收获”方式来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实施。再加上1999年中国加入WTO组织后,进口力度开始加大,因而从2000年起,中国来自地区进口的贸易额开始逐年加大,特别是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成员的进口增长更快,从而在地区贸易方面表现出中国贸易地位的上升和区内贸易增强。
  最后是受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东亚经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后,美国一直在关注这一新兴市场的发展。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意欲进军东亚市场的结果。1994年召开的茂物会议及随后通过的两个时间表(即发达成员不迟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迟于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可以说是为美国打开了东盟市场创造了方便条件。以后又通过与日本的双边谈判,逐步打开了包括汽车、金融、保险等主要行业的日本市场,最后通过WTO这一多边组织与中国开展的入世谈判,最终彻底实现了美国打开东亚市场的目标。自此,美国开始调整其贸易政策,逐步淡化其对东亚地区的作用,也因此出现了金融危机后美国在亚太地区中的贸易地位逐步下降的状况。
  (三)发展趋势
  今后来看,亚太地区贸易结构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现状,即从国别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地区贸易中仍居于主要地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在上升,但仍居于从属地位;从产品结构来看,贸易向工业制成品的进一步集中是亚太地区贸易结构的主要趋势,特别是与电子类有关的贸易品还将进一步增强。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