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成果

首页 > 时事评论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20年——搭建共同发展的平台

作者:周方冶 来源: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4日 时间:2013-11-14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正进入第三个10年。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湄公河(在中国境内段称澜沧江),自北向南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6国,全长4880千米。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流域内6个国家决定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从此,GMS引起广泛关注,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GMS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联合自强的机制,为南南合作道路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作为地区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愿大力支持湄公河次区域及东盟东部增长区的发展,缩小各国间发展差距,促进东盟共同体建设。

  采取灵活方式,通过一揽子合作计划为伙伴国排忧解难

  20年来,在亚行和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GMS取得了丰硕成果。合作注重以项目为主导,确定了交通、能源、电信、环境、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便利化与投资9大重点领域。

  2008年3月,在老挝万象举行的GMS第三次领导人会议通过了《2008—2012年次区域发展万象行动计划》,签署了电力贸易路线图、经济走廊均衡与可持续发展等合作文件,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深化。自此以来,中国政府继续为GMS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积极参与各方面合作。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中国与GMS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呈现更加良好的发展势头,双边投资额有了较快增长,而且在经济走廊建设、电力联网与电力交易、信息通信工程的建设及维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艾滋病和疟疾以及农业防控合作、推进旅游发展和便利化措施、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在次区域合作中,不仅重视互利共赢,而且讲求情谊培养和道义坚持,以保证长期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一方面继续保持与中南半岛各国高层领导互访,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加强与各国政治精英的交流与合作。从泰国青年公务员来华进修汉语,到老挝干部到中央党校进修马克思主义,再到缅甸经贸官员来华考察市场经济建设,都在潜移默化地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互信,从而有助于在进一步合作中提高契合度与协调性。

  在帮助周边发展中国家解决难题时,中国首选其要者而助之,尤其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缅甸的油气管道项目,老挝水电项目,柬埔寨集装箱码头项目等。2013年中泰商定的高铁合作计划,更是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南南合作中的诚意和创新。泰国铁路网年久失修,近年来频频发生铁路交通事故,不仅影响物流运输,而且危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铁路改造升级需要巨额投入,财政捉襟见肘的泰国政府一直望而却步。铁路改造项目将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拉动泰国内需,从而改变泰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的不利局面。作为泛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国铁路改造的完成将促使其进一步融入次区域合作进程,从而在资源、资本、市场、劳力的重新配置过程中,实现国内经济尤其是长期贫困落后的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发展。

  重视合作的包容性与舒适度,鼓励伙伴国发挥积极作用

  如何处理大国与中小国家尤其是周边中小国家的关系,始终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命题。

  相较于其他大国,我国在南南合作中始终坚持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奉行亲、诚、惠、容的理念,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国风范。这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强调次区域合作的包容性。对于次区域以外大国要求参与合作的合理诉求,我国从来都持积极态度,相信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重视合作伙伴的舒适度。我国在次区域合作中讲平等,重感情,从不依仗大国威势对合作伙伴提要求。即使在发生湄公河惨案后,我国依然保持克制态度,通过平等协商促成四国联合巡逻执法,充分尊重合作伙伴的“面子”和“里子”。

  鼓励中小国家发挥积极作用。以往的国际合作,通常都是大国在主导和推动,很容易忽视甚至牺牲中小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利益诉求。与此相对,我国在次区域合作中很少扮演主导者,而是鼓励中小国家独立自主地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以保证各国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体现和满足。

  近年来,我国在GMS合作中取得明显成效,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交流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依然存在诸多亟待克服的困难。其中,既有西方发达国家为南南合作设置重重障碍的因素,也有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因素。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包括身份认知错位问题及区域内较小国家的不安全感问题。尽管中国经济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本质上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看来,中国却是不折不扣的大国和强国。这种错位认知导致在南南合作中,我国通常会被要求承担更多大国责任。同时,由于部分西方媒体夸大其词的歪曲和渲染,中国这样的大国容易引起中小国家的疑虑和担忧。   

  如何妥善应对上述问题,已成为我国进一步推动南南合作的重要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国家规模、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等方面都与其他国家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在国际合作中,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模式,可能并不适用于我国。另一方面,从长期发展来看,进一步推进南南合作对我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南南合作不仅有利于弥补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的先天短板,而且将为我国提供更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有助于促成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作为南南合作的试验场,我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探索与实践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