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成果

首页 > 时事评论

缅甸“价值洼地”受西方重视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2013-05-26 时间:2013-05-27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4日下午率领代表团前往缅甸,预定访问3天。大约40家日本企业的代表随同出访。这是自福田赳夫1977年以来,日本首相36年来首次造访缅甸。美联社评述,缅甸军方执政期间,日缅关系冷淡,安倍这次访问旨在重新突出日本作为缅甸主要经济伙伴的地位。专家分析,缅甸被称为投资的“价值洼地”,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日本会利用缅甸得天独厚的条件,将此地作为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

  日缅合作 着重发展汽车电子业

  “日缅关系升温的一个重要国际背景不能忽视,即随着中日关系出现波动,日本对东南亚依赖开始上升。”杜兰称,历届日本政府一直很重视东南亚,在政治和经济上投入很大。安倍政府上台后延续了这一外交方向,他利用缅甸改革的机会,加强对缅关系,增加对缅投资。

  日本领导人能够顺利访问缅甸,得益于当前两国关系所处的有利国际环境。2011年3月,缅甸新政府成立后,西方国家逐渐放松制裁,日缅关系随之转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杜兰长期研究缅甸问题,她认为,1988年缅甸军政府接管政权后,日本追随美国的制裁措施,暂停一些主要的援助项目。现在美欧等国家对缅放松制裁,日本便利用这一机会,恢复与缅甸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东南亚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表示,在中日关系政冷经冷的背景下,很多日本企业已经将工厂从中国迁入东南亚,而缅甸就是其中受到日本企业青睐的国家。

  据悉,安倍将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郊区参观迪洛瓦经济开发区,会在一场日本和缅甸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许利平介绍称,在迪洛瓦经济开发区,日本有两个重要的产业: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这是日本在缅甸经济布局的新特点,日本欲通过对这两个优势产业的投资,拉动其萎靡不振的经济。

  缅甸外交 主动走出去摆脱困境

  “缅甸的外交已经进入活跃期,缅甸政府外交布局首先是内因所致。吴登盛访问西方,目的是希望西方国家进一步放松乃至解除对缅甸的制裁,向缅甸提供发展援助,帮助缅甸进行经济改革。”

  缅甸在敞开怀抱迎接他国客人时,也更加主动地走出去寻找发展机遇。今年以来,缅甸国家元首吴登盛总统的访问地点越来越广泛,北美洲、大洋洲,欧洲都留下了他的访问足迹。

  许利平称,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缅甸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它开启改革开放进程后,迫切需要发展资金。美国虽然多次表示援助缅甸,但是更多是政治上的示好,从经济角度来看,美国属于“口惠而实不至”。可以说现在缅甸需要“速效救心丸”,这一要求肯定不能仅通过美国获得,而需要从多国获取援助。

  “缅甸选择跟各国发展关系,也是这个国家长期以来的外交特点。”杜兰称,缅甸是民族主义很强的国家,在1988年,军政府没有上台之前,缅甸就实行平衡外交政策,跟各个大国都发展关系。现在缅甸亦在抓住西方放松制裁的机会,主动地与这些国家改善和恢复关系,发展大国平衡政策。

  许利平还提出,外力因素也促成了缅甸的外交变化,这些外力中既有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拉力,也有东盟给缅甸施加的推力。长期以来,缅甸成为东盟一体化的包袱和障碍,若缅甸的内政和外交不能突破僵局,东盟一体化进程也很难有实质性进步。为使缅甸融入国际社会,近几年东盟也作出很大的努力。

  中缅关系 不会因外力发生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缅甸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边境友好协定的国家,它还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动者,中缅两国这些悠久传统友谊不会因外部力量而发生改变。

  有分析指出,缅甸进行改革之后,中缅关系是否会出现改变令人担忧,中缅两国珍贵的“胞波情谊”或受到外力的冲击。

  许利平认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他表示,中缅两国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传统,两国人民还有彼此都很珍惜的“胞波”情谊。许利平还判断称,缅甸作为民族自尊心很强的国家,信奉大国平衡政策和中立主义政策,不会为了讨好大国利益,而损害中缅“胞波”情谊。

  杜兰对记者说,她对中缅关系的未来表示乐观,她这一判断基于中缅两国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缅甸执政党、反对党和一些政治精英人物都表示了发展对华友好关系的愿望;另一方面,中国也在适时调整对缅甸的政策,从今年中国在缅甸事务上的一些安排来看,中国的姿态更为灵活和务实。

  中缅两国于4月5日发表了三亚联合公报后,中方正式邀请缅甸国内多个非政府组织和政党访问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就是6月缅甸最大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将派团访华,外界普遍猜测这是在为昂山素季访华做准备。今年年初,外交部任命王英凡大使为亚洲事务代表,目前专门负责缅甸事务。新上任的中国驻缅大使杨厚兰也在与各方接触,包括昂山素季、88学生组织的领导人等。

  杜兰认为,从这些迹象看,中缅两国的政治关系不断向前走,而不是西方媒体所称的“开倒车”。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