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活动

首页 > 学术活动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学术会议 暨2024年《当代亚太》新一届编委会

作者:李冰 来源:亚太与全球战略院网 时间:2025-01-10
  2024年12月7日,“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学术会议暨2024年《当代亚太》新一届编委会会议于北京成功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当代亚太》主编、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作开幕致辞,并宣布《当代亚太》新一届编委会成员。会议由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晓琳主持。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当代亚太》编辑部承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社科院、国防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机构的近三十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议题展开交流讨论。
    
  首先,关于国际问题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三大体系”建设的关系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邢广程研究员认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点在自主,中国国际关系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核心是要解决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问题,价值观对主权国家行为产生影响的同时也涉及利益问题。国防大学唐永胜教授指出,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出的重大历史性任务。中国现代化实践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这场伟大实践需要进行系统的理念概括和总结,要认识和把握其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在该议题下,学者们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一是从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出发,对学科体系调整进行探讨。上海外国语大学刘洪钟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围绕大国竞争与中国开放性经济重构进行讨论,指出当前区域内部贸易失衡日趋加重,中国应该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围绕中日韩三国经济腾飞期间消费占经济的比重的对比具体展开。中国社科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徐秀军研究员讨论了开放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议程与实践价值,他认为,开放本身并不等同于增长,但开放政治经济学妥善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安全以及自主与开放这三对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李巍教授指出,好的学术研究不能只关注既有文献,好的问题来自于经验世界,这包括动态的物质世界与稳定的历史世界,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做大事记有助于推进对经验世界的寻找。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钟飞腾认为,大国注重建设国际问题研究的背后,是权力与知识的交织互动,知识是结构性权力的重要一环,知识体系的建构就是建构于两者关系之上,但知识转移往往滞后于权力转移。
  二是从如何看待现有的国际关系出发,对学术体系变迁进行讨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李向阳研究员认为,自主知识体系来源于三个层面,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主线,以中国的外交实践为基础,继承和发展现行的国际关系理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周方银教授指出,当前国际秩序呈现三个新变化——转型速度在减慢、国际秩序更多呈现一种松动状态、主权国家的观念在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战略应对,并概括为保证稳定的行为模式、保持有效的大国信号传递、保障务实合作的态度,以及在应对特朗普第二任期时应走好中美关系的第一步。清华大学漆海霞教授认为,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已经开始关注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创新问题,中国经验将会是中国知识体系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西方的理论植根于西方的历史,中国崛起是对中国学者参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国际问题自主知识体系,未来应该更多关注精细化理论,进而弥补西方理论的漏洞。
  三是从国内外话语体系统一以及世界知识普适性与中国特色出发,对话语体系的发展进行探究。唐永胜认为,进入新阶段,提炼总结中国外交伟大实践是破解高水平开放所面临重大问题的必然要求,目的在于认识和把握其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实现中国与外部世界积极的可持续的战略互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保障和支撑。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谢来辉副研究员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的案例,对国际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讨论。
  其次,围绕如何深入构建区域国别学展开交流。一方面,与会学者针对学科的切入点表达了不同看法。兰州大学曾向红教授提出“以文明界定的区域与国家”的分析框架,他认为,国家有主体性而区域没有主体性,应借鉴人类学等学科经验,推进以文明界定区域的合理性讨论。对于这种“文明界定”的争论,李向阳研究员认为,区域国别学现在不应是讨论有无必要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建立的问题,有专家从文明的角度切入,来试图对区域国别学进行区分,这将为区域国别学的建设带来理论导向与政策导向的路径分歧,前者会推进田野调查与人才培养,强调遇到问题就解决的实用主义立场,而理论导向则是搭建新的理论与学科架构,这对区域国别学的建设有着不同的影响。
  另一方面,关于遵循实践导向还是学科导向,学者们亦存在争论。吉林大学吴昊教授指出,应当坚定地坚持问题导向,任何重大知识体系革新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解决时代难题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发展与变革,而不是从批判其他的理论的缺陷当中实现。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倪峰研究员认为,当前区域国别学构建快速推进,开始面临“先上车后买票”的境况,美国在构建区域研究学科体系时,也曾面临与当前中国类似的情况,都是在实践需要与政府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的。在区域国别学的建设中,不应忽视二手资料的价值,但应更加注重逐步推进田野调查获取更多一手知识。南开大学张发林教授从利益导向与价值中性的维度出发,讨论了区域国别学与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构发展,并提炼出“学科的意大利面碗”现象,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构建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概括总结。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杨伯江研究员指出,区域国别学是以重大现实需求为研究动力,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特征,以自主知识体系为最终支撑。应推动新知识体系与新研究领域的融合,处理好三对关系,即区域国别学与国际政治学的关系,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之间的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立足中国视角、站稳中国立场。
  再次,从朝贡体系与“亚洲元素”出发,对亚洲、亚太以及周边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华东政法大学王明国教授从应对不确定性的视角出发,讨论了东盟正在从制度制衡向制度对冲转变,这种对冲为域外国家与东盟的合作提供了可能空间。清华大学刘丰教授通过比较历史的经验视角对东亚秩序变迁进行了重新解读,他指出,结构现实主义的单元结构层次分析在东亚并不完全适用,东亚的经验是一种主导性逻辑,同西方基于均势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人民大学宋伟教授从历史经验、现实可行性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从自然合作的不足、东亚共同体建设的短期不可行,与对比东亚与亚太的差异较小这三个方面,讨论了亚太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性。
  除高度关注亚太议题外,与会学者的讨论也拓展到中美战略竞争问题上。中山大学庞琴教授通过实证的方式,讨论了中美战略竞争中的“摇摆国家”现象,北京大学胡波教授从陆海差异的角度对中美大国竞争进行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张洁研究员认为,美国的盟伴体系强化了中国周边的交织互动,在推进周边安全的研究时,应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注重概念的变动性与理解的差异性,强化对南海问题在周边研究中重要地位的关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魏玲教授指出,大国竞争造成了当前东亚的态势变化,当前东南亚地区的中小国家“战略自主意愿”持续增强,更愿结成模糊协定,这极大改变了大国在东南亚的竞争局面,应通过务实合作加强,管理和塑造大国竞争,加强对东南亚的国别研究,推动对体系协调与大国竞争的跟踪研判。
  此外,与会专家高度注重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性。李巍教授讨论了在教学期间遇到的学术上的形式主义,即学生研究过程中,过度重视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环节,但在问题提出与理论检验上面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他指出,在学术高度分工的今天,长期的文献阅读可能会让我们对研究问题越来越失真,应该逐步强调田野方法在区域国别学中的重要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任琳研究员认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是推动本土知识同世界知识的对接,分析折中主义对于搭建两者之间桥梁有建设作用。她认为,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过程本质上是观念的构建,而理解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理论构建走向的差异,因此,理论创新需要研究观念。唐永胜指出,构建中国国际关系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创新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必然要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议题是其中必须回答的一个议题,应注重本土性、独立性与自主性。他提出了构建中国国际关系体系的三条路径,即要从鲜活生动的对外关系实践中凝练国际关系理论,要从古今中外更广阔的范围汲取营养,立足于对重大问题的认识解决。他指出,当前理论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的数量,应更加强调中国的情怀与眼界。外交学院凌胜利教授认为,随着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央,一言一行开始备受关注,实践性问题日渐突出。安全治理能力的增长与安全形势的变化,促推总体国家安全观呈现四方面的新特点,包括安全领域持续扩大,安全空间不断扩张,安全特色日趋鲜明,安全实践性有待改善。应从两个问题着手改善,一是中国安全观念逻辑的合理性,二是中国实践的合理性。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张中元研究员认为,要建设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围绕着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建设什么样的开放型经济,怎样建设怎样的一些重大的命题,来致力于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这个知识体系,争取能够形成对西方主流理论的反思和超越。
  最后,围绕如何进一步办好《当代亚太》杂志,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是强化价值观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倪峰研究员认为,应立足于中国的实践,对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进行理论抽象,以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作为主要目标,在改革开放的进程当中,不断推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路径。杨伯江研究员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研究解决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作为研究中国开放性经济学的基本方法,通过理论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注重定位与特色。邢广程研究员认为,办刊首要的是政治导向,应站稳立场,从国家利益出发。办刊应进一步突出特色,选题方向应该更多的跟亚太研究结合起来。周方银提出应继续强调《当代亚太》的战略性研究特色,鼓励学者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强化现实关怀,既要满足国内外的政策需求,也需承担期刊的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叶海林研究员表示,《当代亚太》长期关注周边战略和国际关系基础理论性问题、战略性问题的定位,是期刊的重要特色。
  三是警惕实证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李向阳研究员认为,当前一些实证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尤其是在国际关系领域,数据相较经济问题客观性有限,在“一带一路”等议题的实证处理上,又存在主观的案例选择偏差,实证研究方法在推进国际问题研究进程中是一个必然选择,但如何应用这一方法还需要作者与评阅专家的共同完善。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背景、现实意义、理论框架、实践路径等多个维度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不仅分享了他们各自的研究成果与见解,还就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国际视野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与交流,与会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理论支撑,为中国外交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的作用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