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成果

首页 > 时事评论

中国-东盟合作为何充满活力

作者:许利平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24-12-12
  10月10日至11日,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本次系列会议的主题为“东盟:加强联通和韧性”。近些年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互信、传统友谊、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实实在在惠及了双方人民。面对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国际形势,中国与东盟国家应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互信、加强合作,继续打造亚太地区合作中最成功、最富有活力的典范,全力推动新时代中国-东盟合作行稳致远,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
  战略互信为中国-东盟合作夯实政治基础
  东盟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视东盟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始终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始终珍视并维护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合作架构和成果。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发展与东盟关系。
  一是坚持双方领导人战略引领。双方领导人在多边或双边场合开展经常性互访与互动,就双边、地区乃至国际问题进行深入沟通,不断增进彼此战略互信,引领双方战略发展方向。
  二是不断升级双边、多边关系。2013年,中国与印尼、马来西亚的战略伙伴关系均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8年,中国与文莱战略合作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1年,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3年,中国与新加坡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东盟关系整体处于不断上升阶段,进一步丰富了战略互信的内涵。
  三是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落地生根。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以来,双方就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中国分别与东盟7个国家就共建命运共同体达成一致,并且与老挝和柬埔寨启动了第二轮共建命运共同体的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东盟落地生根,夯实了战略互信的根基。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中国-东盟合作亮点
  东盟是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先行区和示范区。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在东盟国家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重要国际合作平台。
  多层面战略对接日益深入。在区域层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东盟愿景2025》等加强对接。在双边层面,中国与东盟十国均已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双边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越南“两廊一圈”倡议、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战略、柬埔寨“五角战略”等深度对接,共同推动战略性合作项目落地。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效显著。中老铁路、金港高速、雅万高铁等成为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亮丽名片。截至9月30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5.87万列,发送旅客超4000万人次,吸引来自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的28.2万余名旅客搭乘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行,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超过54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约1.6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量增长20.8%。
  贸易投资屡创新高。201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为4436亿美元,2023年则增长到9117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1.2倍。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额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15.7%。中国连续15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连续4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截至今年7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为4000亿美元,超过6500家中资企业在东盟进行直接投资。
  双方民众获得感日渐增强。中国和东盟总人口超过20亿,农业人口占比较高。推动双方农产品贸易往来,不仅有助于解决农业人口的生计问题,而且可以给双方消费者带来实惠。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东盟是中国农产品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值的15.6%。榴莲、山竹等东盟特色水果不断丰富着中国老百姓的“水果篮子”,同时中国的蔬菜、温带水果也受到东盟市场欢迎。
  新兴产业合作将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正在深刻调整,中国-东盟合作面临历史性机遇。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激发更多创新活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打造中国-东盟合作新动能成为必然趋势。
  深化数字经济合作。2020年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双方在第23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通过《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2022年又通过了《落实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1—2025)》。双方已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开展合作。当前,双方正在积极探索建立网络安全合作机制,在东盟地区论坛等框架下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开展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演练。
  加强绿色经济合作。中国与东盟都面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和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课题,从而在加强绿色经济合作上具有较强动力。一方面,双方可以在光伏、太阳能等领域加强合作。2023年,首届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周在海南海口召开,双方探讨深入对接能源政策和发展规划、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认为应提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重点推动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中心建设等。另一方面,推动双方绿色金融合作。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绿色基础设施是东盟绿色发展的关键,未来东盟各国存在约100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绿色金融合作空间巨大。未来中国与东盟可开展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对接,不断完善中国与东盟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推动蓝色经济合作。中国与东盟正在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有利于形成以海洋合作引领海洋治理的新格局。双方在海洋牧场与渔业产业链供应链,港口设施与海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蓝色经济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可以开展合作。通过这些合作,推动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促进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和东盟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五大经济体,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双方互为发展机遇,合作潜力巨大。展望未来,双方应共同弘扬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遵循平等相待、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亚洲方式,建设好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1日 12版)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