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的位置:首页 > 2012年第5期(总第185期)
2012年第5期(总第185期)
站内搜索
编者的话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11-05
    本期讨论的核心话题主要围绕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地区秩序和周边关系展开,几位作者从宏观到微观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度思考。这其中既包括对东亚/亚太地区格局的全局性把握,也涉及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论反思,同时还有对周边具体国家对于中国崛起认知的实证研究。

  在宏观层面,周方银从中国、美国和东亚国家的策略互动角度对东亚格局变迁与东亚秩序演化方向进行了分析。他试图回答,中国崛起与东亚当前二元格局的形成具有怎样必然的内在逻辑,二元格局背后大国的权力竞争对东亚合作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以及在以上约束条件下,东亚秩序维持稳定和效率的条件是什么。凌胜利研究了中国崛起和中美关系的演变对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推动作用。他通过权力差距与信任水平这两个变量分析美国对华战略呈现的不同态势和美国亚太联盟的四种发展趋势,以及这些发展方向对亚太地区安全秩序可能造成的影响。陈小鼎和刘丰尝试对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解释力进行拓展,并通过这一视角挖掘了中国外交实践中的规律现象,揭示了在中国崛起的外交政策构建中结构现实主义可能发挥作用的空间。

  在微观层面,本期三篇文章选择了不同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认知进行案例分析。它们分别是:在美国联盟体系中对中国崛起态度相对温和的泰国,与中国同处社会主义阵营的越南,和作为西方集团成员及美国传统盟友、但对中国经济高度依赖的澳大利亚。孙学峰和徐勇的研究表明,泰国温和应对中国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泰国不断强化其经济优先的国内战略。这一研究除了探寻泰国对华认知的内因之外,其价值还在于揭示了泰国应对中国崛起实践的特殊性,和中国处理周边关系时采取差异化政策的必要性。李春霞通过近十年越南官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变化,向读者展现了越南对中国的认知变迁特点和这种变迁对于越南对华行为的影响。翟慧霞则以近六年来澳大利亚国内民意调查为分析样本,从公众的中国观角度探讨了影响澳大利亚对华认知的因素。邵建平则通过研究东南亚国家利用国际法院裁决解决相互间岛礁争端的经验,以期对中国未来南海维权带来启示。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邮政编码:100007 E-mail:niis@cass.org.cn
京ICP备050396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