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站内搜索
“2017全球战略论坛”第十三讲举行 学者研讨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
作者:吴兆礼  来源:《社科院专刊》第393期  时间:2017-06-07
 

  本报讯 5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亚太安全与外交研究室承办的“2017全球战略论坛”第十三讲在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会议室举行。论坛邀请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大伟作题为“‘一带一路’机遇、挑战及未来推进思路”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荣军主持。 

  李大伟在概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以及“一带一路”进展现状的基础上,围绕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讲述了“一带一路”倡议未来推进思路构想。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进展情况,李大伟认为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顶层设计顺利完成,国内各方积极参与;二是合作共识不断深化,政策沟通成效显著;三是走廊建设稳步推进,投资贸易蓬勃发展;四是融资框架日趋多元,人文交流进展迅速。 

  基于对“一带一路”倡议新进展的认识,李大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面临重大机遇。机遇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的推动:一是以三大共同体为代表的国际合作理念在哲学层面高度概括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高度认可;二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沿线国家乃至很多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合作诉求不断上升;三是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要素禀赋变化趋势符合双方合作诉求;四是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潜力巨大;五是我国以我为主推动国际合作的空间有所好转;六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为我国传播中国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七是国内企业“走出去”进行全球经营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李大伟同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包括:积极推进实施与基础性准备尚不充分的矛盾;加大对外战略投入与投融资机制还不完善的矛盾;创新合作模式和依赖传统合作模式存在矛盾;互利合作和地缘博弈的矛盾;海外资产保值增值与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较大的矛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情况不尽如人意等。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但要在合作进程中注重重心差异化。”李大伟总结了几点具体措施:对中巴经济走廊,要以政府为主导,大力推进全方位务实合作,集中力量力求率先突破,形成典型先导和示范带动效应;以保证能源资源供应稳定为出发点,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渐进推进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以市场化培育区域生产网络为主,兼顾南海战略目标诉求,有侧重地推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走“下层路线”通过惠民富民项目进行长期经营,以缅甸为主稳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以市场化开发远东地区和振兴我东北地区为重点,审慎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以哈萨克斯坦为支点推动运输通道向经济走廊转变,以线串点、由点及面地推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 

  如何解决融资问题,以及如何形成机制化设计,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两个关键问题。对于融资问题,李大伟认为,应综合考虑项目商业回报率、宏观回报率、建设周期、面临风险程度、融资规模、项目建设目标、政府参与度等因素,可以将“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分为重大战略类、开发合作类、商业合作类、人文科技交流类四种类别因类施策。而对于机制化设计,李大伟给出五种机制建设路径,即立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建立“一带一路”常态化组织机制;基于现有双多边合作协议,打造“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协同机制;整合亚投行等融资平台,健全“一带一路”融资安排机制;着眼长远合作与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安全保障机制。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邮政编码:100007 E-mail:niis@cass.org.cn
京ICP备050396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