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的位置:首页 > 区域合作
区域合作
站内搜索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与东盟贸易:一种政治经济学解释
作者:王玉主  来源:南洋问题研究  时间:2006-12-01
 

 
ABSTRACT
  Though bilateral trade had grown fast, the economic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had failed to gain importance until the end of 1980s. The accused problems were the substitutions rather than complements and the competitions of their products in the world markets.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since 1993, during which the importance of bilateral economic relation grew with the bilateral trade. I found that the explanation based on economic substitution and competition is not persuasive and other elements should be added.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although the emerging complements between the two economies, it’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of both sides,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and cherish of the interdependence by both sides, has changed the basic ex/import structures of both sides.
  
  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近几年,随着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启动,双边贸易更表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从70.5亿美元增长到1303.7亿美元,增长17.5倍,年均增幅116.7%。2005年,东盟位列欧盟、美国、日本以及香港地区之后,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06年1-7月,中国东盟贸易比上年同期增长31.8%,达到861亿美元,东盟已经超过香港地区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其中,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和从东盟的进口分别增长24.4%和19.8%,都保持了较高增幅(表1)。
  
表1:中国东盟双边贸易(1990-2006)单位:亿美元

年份
中国出口
中国进口
贸易总额
贸易差额
金额
占中国总出口(%)
金额
占中国总进口(%)
1990
39.8
6.4
30.7
5.8
70.5
9.1
1991
44.6
6.2
39.4
6.2
84.0
5.2
1992
46.7
5.5
44.1
5.5
90.8
2.6
1993
53.4
5.8
63.0
6.1
116.4
-9.6
1994
71.6
5.9
71.7
6.2
143.3
-0.1
1995
104.7
7.0
99.0
7.5
203.7
5.7
1996
103.1
6.8
108.5
7.8
211.6
-5.4
1997
127.0
7.0
124.6
8.8
251.6
2.4
1998
110.3
6.0
120.7
9.0
231.0
-10.4
1999
121.7
6.2
148.7
9.0
270.4
-27.0
2000
173.4
7.0
221.8
10.0
395.2
-48.4
2001
183.9
6.9
232.3
9.5
416.2
-48.4
2002
235.7
7.2
312.0
10.6
547.7
-76.3
2003
309.3
7.1
473.3
11.5
782.5
-164.0
2004
429.0
7.2
11.2
1058.8
-200.8
2005
553.7
7.3
750.9
11.4
1303.7
-196.3
2006
380.7
7.5
480.3
11.1
861.0
-99.5

  资料来源:原始数据采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及商务部网站。
  注:2006年为1-7月数据。
  
  伴随双边贸易快速发展的是日益密切的中国东盟经济关系,双方在对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2005年,中国东盟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9.2%,比1990年时的6.1%增加了3.1%。从进出口情况看,虽然中国对东盟出口仅增加约1%,但中国从东盟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量的份额却几乎翻了一番,从从1990年的5.8%增加到2005年的11.4%(见表1)。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新型合作关系,而且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将随着双方经贸关系的深化向前发展。[1]本文拟从分析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关系的特点出发,探讨中国东盟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本文的主要结构如下,紧接着导言的第二部分首先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关系的变化;第三部分将主要分析9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贸易互补性和在世界市场上竞争性,第四部分则试图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是一个简短的结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
  
  1990年以前的十多年时间正是中国逐步走向开放,转入外向型发展战略的时期,而同一时期东盟国家也多数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东盟作为一个区域组织的经济合作功能也开始发挥。作为近邻的中国、东盟在经济发展上同时依赖对外贸易会对双边经贸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很多学者因此开始研究中国东盟经济的互补性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相互竞争,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研究也多以此为基础。Herschede1991年的研究就是以东盟对外贸易发展为背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东盟贸易的互补性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5至1989年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缓慢之原因的。
  表2列出了1975年到1989年东盟对外贸易流向(采用的是Herschede1991年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里,美国、日本和欧盟无论作为东盟的出口市场还是进口来源都相对稳定,其间日本占东盟出口份额的下降相对明显,反映出东盟国家出口结构中资源产品减少、工业制成品增加后,日本作为东盟出口市场地位的下降。[2]而在近15年的时间里,中国东盟贸易虽不断增长,但在东盟进口中所占份额几乎未变,出口方面中国所占份额虽有增长,但到1989年中国的份额仍很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贸易在双方对外贸易中所占地位的这一快速变化与90年代之前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从东盟对华贸易情况看(我们选择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开始的1993年为起点),[3]1993年,东盟对中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2.2%,2004年这一份额上升为7.4%。同期进口份额的变化也十分显著,从1.9%上升为9.5%(表2)。这种变化是伴随着东盟总体贸易格局的深刻转变的:首先,东盟的三大传统市场美国、日本、欧盟在东盟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大大降低。1993年,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市场的份额分别为54.3%和50.5%,到2004年已经分别下降到39.3%和40.2%。而同期中国和东盟自身在东盟进出口中所占份额分别增加了12.2%和6.7%。其次,东盟的对外贸易开始表现出更多的东亚区域性。从1993年到2004年的统计数据看,即使在日本所占份额下降的情况下,东盟从东亚(这里仅包括日本、中国和东盟三个市场)的进口和对东亚的出口仍分别从44.3% 和38.3%增加到47.4%和42.3%。除了中国因素外,东盟内部的进口和出口份额也都有明显增加。而仅从1993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以来东盟内部进口和出口份额来看,自贸区建设还是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贸易替代效应。因为,这一时期东盟内部进口增长了4.6%,而内部出口仅增长1.5%。
  在这种变化背景下,中国作为东盟贸易伙伴的地位明显提高,前面曾分析的中国东盟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的变化也同样说明了这一问题。但无论从中国还是东盟角度来看,双方作为对方进口来源的变化都明显快于作为对方的出口市场的变化。而中国作为东盟出口市场地位的提高更快,表现了双方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方面的差异。
  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关系的相互依赖程度迅速深化的原因是什么呢?Herschede在总结1990年以前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时认为,“中国东盟贸易相对较少的解释在于中国东盟的经济太相似。他们各自的比较优势都集中在相互可以替代而不是互补的一些产品上。出口的都是传统产品和资源类产品”。[4]那么,这些因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呢?如果不是,由该如何认识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这种快速变化呢?接下来,本文将在Herschede研究的基础上,对9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贸易的互补性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性进行探讨,并试图引入政治经济学因素来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做出解释。
  
表2:东盟六国贸易流向(1975-2004)

  年份
  总计(百万美元)
  美国
  日本
  欧盟
  东盟
  中国
  总计(百万美元)
  美国
  日本
  欧盟
  东盟
  中国
  进口
  %
  %
  %
  %
  %
  出口
  %
  %
  %
  %
  %
  1975
  23494
  15.4
  23.8
  17.7
  12.7
  3.0
  20811
  19.8
  27.0
  14.2
  17.3
  0.6
  1980
  63170
  15.4
  21.8
  14.8
  17.6
  2.7
  66490
  16.9
  26.8
  13.9
  18.1
  1.0
  1985
  64153
  15.7
  20.7
  15.6
  19.7
  5.1
  71505
  19.7
  25.4
  11.3
  19.4
  1.3
  1989
  126386
  15.5
  23.7
  16.1
  16.3
  3.1
  121407
  21.3
  18.9
  15.5
  18.7
  2.3
  1993
  223311
  15.1
  24.9
  14.3
  17.4
  1.9
  206637
  20.3
  15.0
  15.2
  21.1
  2.2
  1996
  350606
  15.1
  20.9
  16.4
  18.3
  2.6
  323361
  18.4
  13.3
  14.5
  25.0
  2.3
  1999
  279460
  16.5
  18.4
  12.4
  20.3
  4.4
  341067
  20.5
  11.0
  16.3
  21.9
  2.8
  2000
  342233
  14.2
  19.2
  11.4
  21.0
  5.3
  407579
  18.1
  12.4
  15.4
  22.8
  3.5
  2001
  312815
  14.6
  17.0
  12.7
  20.9
  5.6
  366642
  17.1
  13.2
  15.5
  22.3
  4.0
  2002
  324330
  13.4
  16.4
  12.3
  22.0
  7.2
  379486
  16.2
  11.7
  14.3
  22.5
  5.2
  2003
  355140
  14.1
  16.4
  12.1
  20.6
  8.0
  424454
  14.5
  11.9
  13.4
  22.9
  6.4
  2004
  456007
  12.0
  15.9
  11.4
  22.0
  9.5
  519225
  14.5
  12.3
  13.4
  22.6
  7.4

  资料来源:1975-1989年数据引自Herschede (1991)第182页表1。1993-2004年数据根据《东盟统计年鉴》2005数据计算。
  注:为增加与1990年以前东盟数据的可比性,数据仅包括东盟六个老成员。同时,因为1975-1989年数据是以欧盟为主的15个欧洲国家计算的,因此这里的欧盟也采取了EU-15数据。
  
中国东盟贸易互补性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
  
  文章接下来将分别对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的发展、中国东盟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保持数据可比性,这里采用《东盟统计年鉴》的数据,[5]比较1993年到2004年情况的变化。
  1.中国东盟贸易结构及其变化
  尽管1997年金融危机使东盟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中断,但总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经济还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则更加突出。[6]对中国和东盟这样的外向型发展经济来说,经济高速增长不仅源于、也加速了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张。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各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与生产方式转变,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不仅贸易量显著增加,而且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表3:东盟对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化(1993-2004)单位:百万美元

1993
2004
SITC
  名称
数量
SITC
  名称
数量
634
  夹板、胶合板及其他处理过的木料
902
776
  晶体管、半导体设备、真空管等
7582
334
  石油及其产品
753
752
  自动数据处理机
3080
333
  原油
624
759
  办公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机配件及附件
2443
422
  经处理之植物脂肪及油
282
334
  石油及其产品
1931
764
  未列明之通讯设备及部件
162
333
  原油
1841
431
  加工过的动植物油、脂、蜡
90
422
  经处理之植物脂肪及油
1542
682
  铜
76
231
  天然橡胶
1489
676
  钢、铁条、榜及型材
73
513
  羟基酸、酐卤化物及其衍生物
1050
247
  原木或方木
70
764
  未列明之通讯设备及部件
899
793
  船只及漂浮设备
62
571
  初级聚乙烯
799
741
  加热、制冷设备及配件
59
772
  电器转换器、机电器、电路
694
574
  初级树脂、环氧树脂、聚醚
59
778
  未列明之电机、设备
646
792
  飞行设备及配件
57
512
  乙醇、苯酚及其衍生物
601
344
  未列明之石油气及碳氢气
48
575
  初级形态塑料
585
248
  简单处理的木材
45
431
  加工过的动植物油、脂;蜡
488
231
  天然橡胶
43
682
  铜
442
728
  特殊工业用机械设备及配件
43
511
  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395
785
  摩托车及机动/非机动自行车
41
874
  测量、分析、控制器械及设备
394
571
  初级聚乙烯
37
574
  初级树脂、环氧树脂、聚醚
383
512
  乙醇、苯酚及其衍生物
32
634
  夹板、胶合板、及其他处理过的木料
349
  前20类
3557
27635
  总计
4529
38554

  资料来源:《东盟统计年鉴》2003、2005。
  
  从东盟对华出口来看(表3给出了1993年和2004年东盟对华出口SITC 3位数的前20位商品),1993年东盟对华出口45.29亿美元,其中前20种商品占78.5%。在这些产品中,最主要的是石油、木材等初级产品以及此类产品的加工品。其中石油、木材、植物油等资源性产品[7]共9类,约占总出口的44.8%,若加上初级产品的相关产品,所占比例则上升为占总出口的62.1%。
  2004年,东盟对华出口385.54亿美元,其中前20位商品占71.7%。我们发现,有11类产品仍保持在前20位,而且他们中除SITC634的出口下降外,其他产品的出口都大幅增长,但在总出口中的份额已下降很多。初级产品所占份额的变化十分显著,下降到占当年总出口的20.1%。相比1993年,2004年东盟对华出口的前三类产品已经变为晶体管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以及办公机械,他们占总出口的40%。总体来看,东盟对华出口已经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变成以制造业产品和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初级产品为主的格局。
  
表4:东盟从中国进口结构的变化(1993-2004)单位:百万美元

1993
2004
SITC
  名称
数量
SITC
  名称
数量
334
  石油及其产品
182
759
  办公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机配件及附件
5040
333
  原油
170
764
  未列明之通讯设备及部件
4956
044
  未碾磨的玉米
161
776
  晶体管、半导体设备、真空管等
3893
122
  烟草制品
153
752
  自动数据处理机
3068
652
  棉织物
126
772
  电器转换器、机电器、电路
1405
653
  人造纺织品织物
118
778
  未列明之电机、设备
1365
764
  未列明之通讯设备及部件
112
334
  石油及其产品
1214
686
  锌
106
771
  电动机械及部件
701
793
  船只及漂浮设备
101
672
  初级、半加工的钢铁
684
263
  棉纺织物
97
716
  未列明之旋转电机及配件
552
523
  金属盐及非有机酸过氧盐
77
971
  非货币黄金(除金矿石)
502
894
  婴儿车、玩具、游戏及体育用品
74
333
  原油
493
222
  用来加工植物油的植物籽及含油部分
74
699
  贱金属制品
461
651
  纺纱
69
676
  钢、铁条、榜及型材
443
054
  新鲜、冷冻、简单保藏的蔬菜;根、块茎
68
893
  塑料物品
394
658
  纺织物制成品
66
894
  婴儿车、玩具、游戏及体育用品
379
716
  未列明之旋转电机及配件
65
763
  声音、电视图像接受、再现设备
375
056
  精制或保藏蔬菜、根、块茎
59
523
  金属盐及非有机酸过氧盐
344
762
  无线广播接收器
56
845
  纺织类衣着、服饰
343
728
  特殊工业用机械设备及配件
55
652
  棉织物
339
  前20类
1989
26952
  总计
4336
42522

  资料来源:同上表。
  
  从东盟进口角度来看,产品结构的变化则更突出。从表4可以看出,1993年东盟从中国进口的前20类商品中初级产品有9类,占总进口的20.4%。到2004年,东盟从中国进口的前20类商品中,有14类已经发生变化,主要进口产品变为以SITC第7章为主的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只有石油类产品,占总进口的份额也下降到4%。
  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的这种发展说明Herschede对于东盟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预测过于悲观。[8]事实上,随着中国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确实形成了一些新的互补。而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落实,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为这种分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还是在很多领域存在互补,具有通过合作实现双赢的潜力。杨春梅对东盟各国及中国的贸易优势所作的分析认为东盟各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贸易优势。例如马来西亚在高技术贸易方面,印度尼西亚、泰国在工业制成品贸易方面,越南、柬埔寨、老挝、文莱、缅甸在农业及原料贸易方面分别具有优势。[9]这是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宫占奎等人的研究也发现,东盟在矿产品、塑料制品、木材及木材制品以及纸制品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中国在鞋类、纺织品与服装、金属制成品等方面具有优势。[10]
  这些研究都得到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实践的支持。2004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两类,一是东盟具有传统优势的石油及其产品、植物油脂、和天然橡胶等初级产品,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另一类是机械电子行业的中间产品,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而东盟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也分为两类,其一是中国具有优势的纺织品、塑料制品、玩具等,另一类也是制造业的中间产品。与1993年相比,2004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中同一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大大增加(表3和表4)。这说明中国东盟双方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内分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布局在其中显然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一些学者乐观看待这种建立在技术进步和产品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甚至把这看成是中国东盟相互依赖不断深化的因素。[11]
  2.中国东盟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
  中国东盟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双边贸易的互补性,这种变化是否也改变了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性呢?许心鹏、宋立刚对20世纪80年到90年代中期东亚经济体627种工业产品的出口相似性进行的测度显示,中国和东盟无论在世界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而纺织和服装这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则更加严重。不仅如此,直到1996年,中国东盟在世界市场、美国市场上的竞争都更加激烈了。[12]
  至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东盟出口竞争性的发展,Ahearne等人2003年的研究发现,虽然中国出口的增长于其他亚洲经济体(包括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盟国家)出口的增长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但双方在一些具体产品上仍是竞争者。而且对东盟国家来说,中国产品的这种竞争对其某些产业部门的打击是很大的。[13]
  事实上,东盟六国在1993年就已经形成以机械、运输设备及矿物燃料为主要出口产品的贸易模式。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虽然起步晚于东盟,但也基本形成了以机械、运输设备及杂项制品出口为主的格局。[14]这种出口产品结构雷同的必然结果就是双方在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从能得到的最新数据2005年中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出口来看,中国东盟在一些产品上的竞争仍很明显:中国出口美国、日本市场数量最大的都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分别占两国该类产品进口的47.1%和54.1%。由于此类产品也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的主要出口产品,这些国家也是美、日市场上此类产品排在前6位的重要来源。类似的产品还有专用或主要用于HS8469-72章机器的零件、附件,专用或主要用于HS8525-28章装置或设备的零件,绝缘电线、电缆及其他绝缘电导体;光缆,电视接收装置;视频监视器及视频投影机,专用于打字机及文字处理的办公机器零、附件,中国都在两个或一个市场上与多个东盟国家存在竞争。[15]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从1993年以来,伴随着中国东盟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调整的深入,中国东盟双边贸易中互补性因素加强了,但这并没有改变双方在主要外部市场上相互竞争的格局。
  
中国东盟:贸易增长推动相互依赖加深?
  
  前面曾介绍过Herschede认为中国东盟双边贸易一直未能深化相互依赖的制约因素在于中国东盟经济缺少互补性,且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那么,如何来解释1993年、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东盟贸易上表现出的相互依赖快速深化呢?Herschede后半部分的分析试图证明中国东盟贸易依赖的深化将取决于这两个因素的变化。但从本文的分析来看,这些因素对双边贸易依赖的深化来说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因为不管两个经济体具有多强的互补性,在世界市场上体现出多强得比较优势,它们之间的贸易依赖都只可能在双边政治关系框架内发挥作用,受到双边政治关系的制约。而从1993年以来中国东盟贸易依赖的发展看,至少双方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性不是一个必要因素。因此Herschede文章暗示的中国东盟贸易依赖的取决于双边互补性加强带动贸易增长、双边贸易增加推动相互依赖加深这一逻辑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
  1.互补性与贸易增长
  前面的分析显示,1993年以来中国东盟经济的互补性至少从双边贸易角度来看已经大大提高了,但这是双边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吗?答案并不确定。尽管Ahearne等人的分析认为中国出口对东盟出口影响不大,但很多研究都试图说明,经济增长是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例如,Blomqvist的一项引力模型分析表明,贸易伙伴的GDP规模是影响新加坡与其贸易伙伴贸易额的一个重要因素。[16]而高敬峰对于进出口与GDP关系的简单回归证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进口额就将增加0.1955亿元。[17]
  当然,一般来说,经济增长与产业转移从而与经济互补性并非是线性无关的,这影响了通过模型得出的贸易与GDP的关系的说服力。但从1993年到2004年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的实践看,经济增长的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与1993年相比,中国东盟双边贸易中一些制造业产品的出现确实是2004年贸易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在一些产品成为新的主要贸易产品的同时,1993年双边贸易的主要产品虽然贸易地位下降,但贸易数量也大大增加了(表3、表4),这是不能由互补性解释的。
  2.双边贸易增长与相互依赖
  双边贸易情况与双边的相互依赖之间无疑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双边贸易甚至被作为相互依赖的一个衡量指标。双边贸易的增加是可以增加相互依赖的,曹云华在论述中国东盟相互依赖的未来发展时的一个重要论点就是基于双边互补性增加的贸易增长。[18]尽管如此,双边贸易与相互依赖的关系却不是单向的,也就是说,相互依赖的加强并不依赖于双边贸易的发展。[19]不仅如此,双方给予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考虑而形成的依赖关系对双边贸易也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东盟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其推动因素已经超出了经济合作本身,是双方政治、经济、安全诸领域关系深化、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的结果。
  
中国东盟:相互依赖、利益交换与贸易发展
  
  一般认为,国家之间经济合作较之政治安全合作更容易实现,[20]但目前的分析因此也倾向于将政治、安全合作与经济合作分割开来讨论。接下来的分析将试图证明,中国东盟在政治、经济、安全诸领域相互依赖的深化是双边贸易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推动力量。
  1.中国东盟的相互依赖关系
  对于中国来说,当其结束涉及生存的国际、国内政治斗争而将主要精力转向发展经济的时候,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受到重视。这种重视在21世纪到来之时演变成了一种需要。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经济改革开放以后2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一开始被看作是对当前国际体系的一种挑战。使自西方大国安全考虑的“中国威胁论”以贸易、投资威胁论的形式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之间传播。这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中国与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逐步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21]如何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周边环境不仅是一种经济需要,而且也是一种政治考虑。而对东盟来说,冷战的结束使这个因参与东南亚政治安全问题的解决而获得国际地位的组织不得不更多转向经济合作,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又对其国际地位造成进一步打击。一向把东盟看作其利益的源泉或获得利益重要手段的东南亚各国当然明白东盟对中国的重要性。因此东盟在逐步转向一种“外向竞争性合作”[22]以提高自身的地位时,自然积极同中国加强合作,从而在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作用时能得到中国的支持。
  当然,推动双边合作对于中国东盟双方来说都有更深入的考虑。例如,中国可能希望通过推动与东盟合作、尤其是建设自贸区能够进一步推动整个东亚合作,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与繁荣创造和平的环境。[23]而对东盟来说,“大国平衡”可能是他们的一个目标,[24]寻求建立一种有利于自身的“轮轴——轮辐”体系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则可能是更具战略性的考虑。[25]
  2.利益交换与双方的收益
  无论双方具有怎样的战略考虑,中国东盟对于相互依赖的认识和重视是双边关系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为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提出了通过“安邻、睦邻、富邻”政策来创造稳定和谐的周边环境。对于东盟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的南海问题,做出了和平解决争端的承诺,并进而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将和平承诺制度化。经济方面,中国提出建设双边自由贸易区,来消除东盟国家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影响的担心,并且努力通过自贸区这种制度安排使东盟国家能够有效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26]作为对中国积极合作姿态的回应,东盟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支持中国的利益和主张。随着中国自由贸易区计划地提出并逐步落实,一度在东南亚国家之间流行的“威胁论”很快被“机遇论”所替代,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互信大大提高。
  在这个利益交换过程中,中国承诺在双边自贸区的框架下率先向东盟开放一些重要部门的市场。同时,为了使东盟国家尽快得到自贸区的收益,中国同意将东盟国家具有竞争优势的农、林等产品实施早期收获计划,提前实现自由贸易。这些措施带动了双边贸易的迅速增长。[27]从双边贸易的总体情况看,东盟近几年对中国的出口大幅提高,对中国的顺差也急剧增加,开始成为中国的主要逆差来源(表1)。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东盟双边的增长得益于双边利益交换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开放。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在近几年明显改变了双方的对外贸易地区结构。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化,中国东盟的贸易依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强。[28]
  3.新“雁行模式”?
  战后东亚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多从基于日本产业转移带动的“雁行模式”受益。但自从“雁行模式”解体之后,由于东亚地区一直没能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地区经济增长机制,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稳定,金融危机的打击更是一度使这些国家前景暗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发展,其巨大的内部市场逐步开始成为东亚国家新的出口目的。中国东盟近几年来贸易的增长,尤其是自贸区计划的落实正在改变东盟以及其他东亚国家的出口地区结构。Wattanapruttipaisan认为与中国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将会在一个更大的市场上形成一种新的雁行发展模式,从而带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发展。[29]如果中国未来能够通过为周边国家提供市场而形成一种新的东亚区域增长结构,则必将会对中国东盟贸易产生深刻影响,并加深双边相互依赖的关系。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及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产业转移为双边贸易创造出更多的互补,但并没有改变他们在世界市场上相互竞争的格局。因此,要理解中国东盟贸易上相互依赖的加深,除了双边经济互补性提高这一因素外,还必须从双边关系的结构变化寻找原因。
  冷战的结束改变了世界的权力结构,也对东亚地区的局势及各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冷战前线的东盟失去了安全上的重要性,经济上也开始受到西方的冷落。东盟国家对欧、美的出口变得困难,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而摆脱了冷战包袱的中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加强,但发展环境却随着“中国威胁论”兴起不断恶化。为创造和谐发展环境的中国与意在提高国际地位、维持经济增长的东盟都认识到了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一种建立在利益交换基础上的合作格局随之确立。这正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得以提出并迅速落实的重要动力。中国东盟的双边合作因此改变了以贸易、投资带动双边关系发展,形成相互依赖的传统。这说明贸易既可以是相互依赖的原因,也可以是它的结果。沿着这个逻辑看,如果未来中国与东盟、进而于其他东亚国家通过自由贸易安排形成一种新的类似雁行模式发展格局,则必将对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相互依赖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1]曹云华(2005),“论中国东盟的相互依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一期第66-71页。
[2]Herschede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统计年鉴》的数据对东盟国家资源型产品出口份额变化的分析发现,这一时期东盟国家资源型产品出口份额大幅下降。Herschede, Fred (1991),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he impact of the Pacific rim era, Pacific Affairs, Vol.64, No. 2, (Summer 1991), P.184.
[3]因为本文将与Herschede (1991)的分析做对照研究,因此主要研究东盟六国(即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新加坡和泰国)对华贸易发展情况。东盟方面的统计数据主要采用《东盟统计年鉴》数据,中方统计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数据为准。
[4]Herschede (1991), p. 192.
[5]东盟数据是在东盟各成员国统计数据基础上的,由于东盟各国与中国在统计口径上并不一致,特别是由于中国香港因素的存在,中国东盟双方统计的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存在较大出入。这是前面分析中双方统计都表现出对方在各自进口中所占份额增加较快的一个原因。尽管如此,我们这里采用东盟数据作前后对比,并不会受统计口径的太大影响。

[6]1979—200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6%,是世界同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中国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中国新闻网。

  
[7]初级产品包括SITC0-4以及SITC68。
[8]Herschede认为,东盟国家始自20世纪70年代的以发展制造业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并据此预测中国东盟贸易的未来发展潜力有限。Herschede (1991),p.187-188.
[9]杨春梅(2004):“中国与东盟进行贸易合作的战略选择”,《现代财经》,2004年第4期。
[10]宫占奎、孟夏、刘晨阳(2003):《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2003年8月,第231页。
[11]曹云华(2005),第69页。
[12]许心鹏、宋立刚(2002):“出口相似性与东亚发展模式”,《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5期。
[13]Ahearne, Alan G., Fernald, John G., Loungani, Prakash, and Schindler, John W. (2003), “China and Emerging Asia: Comrades or Competitors?” 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s, Number 789, December 2003.
[14]根据商务部统计,目前这两类产品的出口已经占2006年前7个月出口的72%,http://zhs.mofcom.gov.cn/aarticle/Nocategory/200604/20060401856448.html
[15]详细统计请参考商务部国别数据统计。
[16]Blomqvist,Hans C.(2004), “Explaining Trade Flows of Singapore”, Asian Economic Journal2004, Vol.18 No.1, pp. 25-43.
[17]高敬峰(2004):“我国贸易逆差的作用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5期。
[18]曹云华(2005)。
[19]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分析见叶海林(2006),结构不均衡问题对新形势下中巴关系的影响,《当代亚太》2006年第10期。
[20]Lipson运用博弈论分析了两类博弈中双方预期收益的差别,认为这种差别是导致经济合作容易实现的原因。Lipson, Charles (1984),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conomic and Security Affairs”, World Politics, Vol. 37 (Oct. 1984), PP.1-23.
[21]隆国强(2003),“十大应对策略——中国直面国际贸易摩擦多发期”,《国际贸易》2003年第12期。
[22]Wurfel, David and Burton, Bruce (1996), Southeast Asia in the New World Ord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 dynamic reg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6, p.33.
[23]Zhang Yunling (2005), “Emerging New Asian Regionalism”, Asia-Pacific Review, Vol. 12, No.1, 2005.
[24]曹云华(200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济新秩序”,《亚太经济》2003年第2期。
[25]Soesastro认为,“在东亚,东盟或许可以得到一种‘轮轴’地位,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性和潜在力量的地位” 。Soesastro, Hadi (2003), ASEA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ts Institutionalization, CSIS Working Paper Series, WPE 071, August 2003, p.24.
[26]盛力军认为,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如果没有与东盟的这种特殊双边安排,中国就不可能在与东盟的贸易中做出单边妥协,例如提前5年对东盟开放主要部门的市场、对农产品实施“早期收获”计划等。Sheng Lijun (2003),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c Motivations”,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Working Pape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 Security Issues Series No. 1 (2003).
[27]自贸区计划启动后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增幅远远超过了双方专家组在自贸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预测的数据,此后中国提出的到2005年双边贸易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也在2004年轻松实现。
[28]外交部副部长王毅称,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应达到东盟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http://finance.sina.com.cn,2004年11月24日。
[29]Wattanapruttipaisan, Thitapha (2003), “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 Advantages, Challeng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Newer ASEAN Member Countries”,ASEAN Economic Bulletin, Vol. 20, No. 1, April 2003.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邮政编码:100007 E-mail:niis@cass.org.cn
京ICP备050396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