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的位置:首页 > 学界动态
学界动态
站内搜索
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与金融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1-10-20
    人民网10月19日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主办的“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与金融合作: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

  2010年1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届东亚-拉美合作论坛外长会议上,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多项合作倡议,其中包括这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助理赵建平、外交部拉美司司长杨万明、智利驻华大使施密特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东亚和拉美10个国家的研究机构、银行和大学的26名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士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这次次金融危机是二战后世界经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世界正在逐渐走出低谷,进入缓慢复苏阶段。东亚和拉美的经贸往来减缓了危机的负面影响,也推动了经济复苏。在后危机时代,东亚和拉美国家有必要研究和分享在应对危机与结构调整中的经验与教训,探讨有效的区域间合作机制,共同应对挑战,促使复苏后地区和世界经济能够平稳和持续增长,并为国际经济体系的构建做出努力。

  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共讨论了六个议题。第一个议题是“东亚和拉美: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东亚和拉美国家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与会学者主要讨论了两个地区的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及金融合作的机制,以及两个地区中期内经济增长的趋势。

  次会议讨论的第二个议题是“贸易与投资合作”。最近几年东亚和拉美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往来引人注目。尽管出现了危机,但2010年拉美对东亚的出口仍然在三大出口目的地中名列前茅,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贸易方面。拉美是东亚重要的石油、矿产品和农产品的来源地,而东亚也是拉美不可缺少的机械、电子、服装鞋帽、塑料化工、交通设备等产品及一些资本品的来源地。在投资方面,东亚国家的投资增长显著。这些投资分布在石油、基础设施、农业等诸多领域。拉美国家对东亚的投资企业也经营良好。与会者讨论了进一步改善两个地区经贸关系发展制度环境和框架,以促进地区间贸易与投资的深入合作。

  研讨会的第三个议题是“经济模式转变与结构调整”。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全球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新调整。发展中国家在目前的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和社会成本。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当务之急。在会上发言的学者主要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如何在推进能源节约性增长、环境友好性增长和社会包容性增长领域进行合作,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会议的第四个议题是“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协调与合作”。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基原因包括对风险的估值过低、扩张的金融政策和对金融衍生品监管不力。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东亚和拉美区域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和金融监管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问题仍然值得重视。同时,发展不平衡和贸易保护主义等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在G20、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全球治理机构中,东亚和拉美国家应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全面、均衡的发展,以实现发展回合的目标。学者们在会上讨论了东亚和拉美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进行协调和合作的可能性与路径。

  这次研讨会的第五个议题是“建设区域间经济和金融合作机制”。在东亚和拉美两个地区,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两大区域之间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建设更是势在必行。学者们在会上主要讨论了在减缓外部冲击和增强地区的风险抵御与互助能力方面,两个地区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机制的作用、条件与有效性,以及可能的发展前景,并就建设区域间合作机制探讨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会议讨论的最后一个议题是“政策路径与前景”。发言的学者从政府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的角度探讨了加强东亚和拉美两大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存在的障碍以及合作的有效途径。

  研讨会最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张友云,阿根廷二月三日国立大学亚太和印度经济与商业专业主任莫内塔、日本伊藤忠商事理事、阪大学教授石田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郭金龙对会议做了总结,祝贺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管彦忠)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邮政编码:100007 E-mail:niis@cass.org.cn
京ICP备05039652号